完讀書評

管理你的每一天:建立好習慣、鍛鍊專注力、磨練創意

《管理你的每一天:建立好習慣、鍛鍊專注力、磨練創意》的書評

個人讀後感想是本書是把網路上的 名人勵志名言 和Cheers雜誌的成功理念以及增加工作效率的短文集結再一本小冊子裡。

對沒閱讀這類成功立志小品的人,這本書還是有助益的。輕薄字少容易吸收~ ;但對有閱讀成功立志類書籍習慣的人,建議可以省下這本書錢

如何閱讀一本書

一本關於"閱讀"的曠世巨作

這是一本關於閱讀的曠世巨作,一本不會被時代潮流沖走的雋永好書。雖然「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樣的書名令大部分的人看到就拒其於千里之外,比較適合自己本身已經有習慣看書的進階閱讀者。如果你屬於本來就不喜歡看書的初階閱讀者,那麼建議過一段時間再來閱讀此書。這本書有400多頁,雖然厚重但內容非常詳盡,不得不佩服作者對閱讀的用心以及宏觀見解。

如果你想成為高階的閱讀者,建議你花一點時間,把心靜下來,用心地向此書學習"如何閱讀"。那麼從今以後對於"讀書"、"學習"甚至"思考"你先能夠保有自己的獨立見解,再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對於人生的各種體悟 ! 同時也讓你省下大量浪費在摸索學習各項新事物的時間,閱讀、學習本當有一套系統化的過程,而不是為了考試、升學或工作這類為了生活所需,逼不得已的情況下,強迫自己痛苦地死記硬背。

看完本書能讓你對 法國哲學家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這句話有更深刻的體悟 !

我讀完本書也和寫序的文章作者有相同強烈的感受:

先是羞恥,從小大到大,我自以為除了我沒有興趣的東西之外,沒有我學不來的。對於看書閱讀也自認有個人的心得和方法。然而,我以前的閱讀方式充其量也只達到此書提到的第二個層次: 檢視閱讀。要是自己能夠在求學時期就能先讀過這本書,那麼我相信截自目前的人生一定大不相同。

再來是何其有幸。這本書徹底地幫我對讀書這件事情的思索和困惑,提供了很清晰的論證和指引。無疑地,我的未來將深受此書影響,我也會將此書的概念教導傳授給我的孩子們,畢竟,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會釣魚,「學習力」無疑是未來最關鍵的能力之一!

以下轉錄網路上寫得不錯的讀書摘要和心得:
http://yukuan.blogspot.tw/2006/09/how-to-read-book.html

http://asuka05.pixnet.net/blog/post/9438380-[好書]-如何閱讀一本書

發現我的天才: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

書評《發現我的天才: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

本書歸納出34種能夠幫助人類達成傑出表現的天賦(主導特質),讀者在完成線上測驗之後,能夠找出只屬於自己的五大天賦。首先讓自己更認識自己,再繼續思考自己該如何將自己的天賦發光發熱,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

人從一出生開始,就不斷地被「制約化」。從幼時開始受父母影響、學齡在學校求學一直到到長大成人進入社會,這整個過程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人。於是乎,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勤能補拙」,只要努力不懈就能夠達成自己的夢想,而事實上,大部分的人也真得能夠適應社會,但充其量也就只是平凡無奇的普通人。

我們無法完全否定傳統「勤能補拙」的價值,我們的確必須要先付出才能夠有所收穫。此外,被大眾認為是常識或是基本道德的事情,我們也必須去了解並且遵守,才能夠讓自己平和地與其他人相處。畢竟,人類是群居的動物,任何人都很難獨自生存在現代社會裡。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為什麼只有少數的人擁有令眾人稱羨的傑出表現 ?

http://carlos617.blog138.fc2.com/ (請點連結閱讀完整書評)

贏在影響力

贏在影響力

本書闡述的卡內基人際溝通九大原則,已經過千錘百鍊的試驗,只要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由內在到外在具體實踐,就能讓你贏得他人的信任、尊敬和支持,成為一個受人喜愛、能夠發揮影響力的成功人物。

九大法則,讓你贏在影響力 1、「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2、「真誠地給予她人讚賞與感謝」 3、「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 4、「真誠地關心他人」 5、「經常微笑」 6、「記得別人的名子」 7、「聆聽,並且鼓勵別人多談他自己的事情」 8、「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 9、「衷心地讓別人覺得他很重要」

說明『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實際執行方法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兵書,至今雖已歷經了兩千餘年,但因其內容  博大精深,理論高度概括,實踐成層出不窮,在現今社會中的每一個層級,從人際  關係到國家戰略,它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期使同學能於課程中,了解其內容與精  髓,有所啟發,獲得靈感,來規劃人生,實現價值,追求成功。 孫子兵法的談笑用兵--強調安國全軍、先知審勢、作戰用兵、強帥統御、治軍謀略。 孫子兵法的領導風範--領導者的素養與其關鍵決定性。 孫子兵法的知人善任--強調人才開發的謀略。 孫子兵法的物競天擇--強調在競爭環境中的運用。 孫子兵法的知己知彼--著重戰略環境的分析與評估。 孫子兵法的出奇制勝--主張靈活運用戰略,立於不敗之地。 孫子兵法的神機廟算--強調預測與決策。

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

《以貌取人,再也不會看錯人:柏克萊心理學家如何用科學觀相》的書評

這本書的作者是心理學家,所以是從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將實際案例已說故事的方式來說明人們如何受外貌影響來做判斷。

更進一步的是自己該如何跳脫外貌給人的刻板印象,以更正確、公正的角度來批判眼前的人物。

本書沒有教你像如何像 影集《Lie to Me》中去判斷人類的微表情(micro-expression), 也沒有像傳統的面相書教你去判斷臉型以及各式五官所反映出的人格特質。

如果目的是要學面相,還是要看別本書或是找面相老師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2)

《30歲後你會站在哪裡?(2)》的書評

有看過《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人都知道"被動式收入"概念。 除非你有富爸爸,不然建構屬於自己的"被動式收入"系統是使自己能夠達到財富自由的方法。 (當然每個人對財富自由的定義,根據各自的成長背景、生活條件、對理想生活定義...等有很大的差別)

作者狄驤犀利筆風有當頭棒喝的效果!

每個人都要想辦法打造自己專屬的印鈔機,建構被動式收入系統才能真正獲得財富自由。 但不是只有保險和直銷業才屬於被動式系統,找出自己熟悉的領域並且開創自己的事業也是一條路。例如:成為職業運動員、演藝人員、作家...等

和"人"相關性愈高的職業,其市場愈大同時所獲得的報酬也愈高 很多人看 NBA, MLB, Wimbledon 很多人看 Oprah Talk Show 很多人聽 Katy Perry 和 Lady Gaga 很多人買 J. K. Rowling 寫的 Harry Potter

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

《心智圖法理論與應用》的書評

http://www.mindmapping.com.tw/index.php?do=show&page=4-2

心智圖(Mind Map)源起於語言學(linguistics)的一般語意學(General Semantics ),是由學者Alfred Korzybski在1919 ~ 1933年之間所進行的研究。1960年代美國西北大學的Allan M. Collins 教授所研究的語意網絡(semantic network)已經具備心智圖的雛形,因此也被稱之為現代心智圖之父。今天大家所認知的心智圖(在中國大陸譯為思維導圖)由Tony Buzan發表於1974年所出版的Use Your Head一書當中, Tony Buzan說明他的構想是來自於Alfred Korzybski的一般語意學。由此脈絡可以得知,心智圖結構概念的形成深深受到Alfred Korzybski一般語意學與Allan M. Collins 的語意網絡的影響(孫易新,2009)。

1960年代末期,Roger Sperry教授針對大腦皮質層做了深入的研究發現大腦皮質層的左右兩邊有著不同心智技能的傾向,右腦掌控:韻律、節奏、空間認知、完型、想像力、白日夢、色彩、尺寸大小;左腦掌控:文字、邏輯、數字、順序、行列、分析、清單。Sperry教授也因為這項研究成果在1981年獲頒諾貝爾獎。接著經由Ornstein、Zaidel、Bloch et al等人的後續研究除了證實了Sperry教授的理論之外,同時額外發現:雖然左右腦各個半球掌控了一些定的活動,基本上這些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活動都是大腦每一個區域的心智技能共同協調處理的。基於上述的研究發現,心智圖融入了全部左、右腦的心智技能,以達到兼具邏輯與創意、科學與藝術、理性與感性的全腦思考模式(孫易新譯,2007)。

心智圖法整套完整的學習課程,在1997年由孫易新老師自英國引進華人社會,並針對華人的思維與語意做出必要的修正之外,並與各種思考與學習方法相互融合成具有實務應用價值的華人心智圖法(王心怡,2009;孫易新,2001、2007、2009)。

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

《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的書評

http://www.slideshare.net/leechiu3/7-44163087

【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導讀與應用

Published on Feb 02, 2015 台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我們這一班】讀書會2014.07.28分享會的簡報材料:前麥肯錫顧問大嶋祥譽女士所著【麥肯錫新人培訓7堂課】一書的導讀與應用分享。

http://www.hmv.co.jp/userreview/bookreco/product/5393210/

[読者レビュー]マッキンゼー流入社1年目問題解決の教科書

麥肯錫情緒處理與菁英養成法:為什麼從這家公司出來的人,都這麼強?

《麥肯錫情緒處理與菁英養成法:為什麼從這家公司出來的人,都這麼強?》的書評

本書釐清了一般人所認為的積極正向思考,作者稱之為「絕對思考」。 例如:「一定要通過這個考試」、「四十歲前絕對有要自己的房子」、「退休前一定要達成所有目標」

仔細思考就能了解,會要求自己「絕對」要做到,90%以上的人都是因為「害怕失敗」。 換句話說,就是對失敗的恐懼,造成自己莫名承受各種心理壓力,有時甚至連大家的鼓勵都變成一種壓力。

正確思考方式應該是用「希望」激勵自己,而非用「絕對」威脅自己 例如:「我希望通過這個考試,所以我應該按步就班準備後盡全力去考試,享受通過考試的喜悅。但是,考試內容不是我能完全掌握,而且還是需要點運氣。失敗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而且就算這次考試失敗了,這次的經驗依然仍夠幫助我發現自己的弱點,進一步調整讀書方法和考試技巧,更進一步能夠培養自己的抗壓性!」

問四個問題,釐清自己的想法是否為「絕對思考」: 是否符合邏輯? 是事實?還是個人想法? 遵守的話能讓自己得到好處?或只是自找麻煩? 有選擇的彈性嗎?

看完整本書就會聯想到一句話:「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們都說人生中會發生很多意外、偶然和隨機的事件,其實,在實相的定義裏面並沒有所謂意外這些東西,因為你一生中所經歷的一切事情其實都是自己靈魂的選擇,是一個進化計劃,目的就是讓你通過經歷這些事情而從中獲得靈性的進化。所以,在你一生中所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有發生的原因,是有它的作用的,如果你能夠明白這點,你便有機會能夠憑著心態的轉變而超越這些事情對你的做成的負面影響,你的靈性就能夠從此而得到提升。

所以,一切發生在你生命中的事情,無論你現在認為所發生的事情是好的還是壞的,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是爲了你好而安排的一種經歷,你的遭遇其實是你靈魂的選擇,有些事情的發生只是表面上看來像是偶然和意外而已,其實並非如此。所以你必須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負上責任,重點是你能夠從你的每一個經歷中學到什麽,你能通過經歷而超越了什麽,你的改變是否更能真實的反映你心靈一直渴望成為的你。如果是這樣,你要感激那些看起來對你沒有好處,表面上讓你變成受害者的經歷,因為這些經歷對你非常重要,讓你的靈性進化,是你投胎來到這一世最 基本要達到的任務。 下次有“意外和偶然”事情發生的時候,請告訴自己,我爲什麽要選擇這些事的發生?我要從中學到什麽? 我會變得很容易接受這些事情,你會更自願對事情負起責任。 真相與心靈共振。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