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在《八尺門的辯護人》中發現了這雙會說話的眼睛,今年,24歲的雷嘉汭再回到鏡頭前,感覺有點不一樣了,更堅定、更自在了一點。在採訪前,她一邊吃著鍋燒麵,嘴角洋溢著幸福,這個狀態是雷嘉汭從出道至今從沒變過的特質,就是愛吃,「因為我覺得吃東西很幸福。」當然還有能成為演員這件事,「如果能這樣拍下去,我到老到死都一直拍著,應該是最幸福的事了。」
【編者的話】
兵荒馬亂,這一詞有動作,也有重量,正是某個階段我的心境寫照。幸好,那狀態已留在過去,發掘新樂趣永遠是個解套的好方法。例如這陣子喜歡研究室內裝潢,趁著農曆新年與姐姐相約去曼谷,結果她說每回抬起頭,便瞧見我專注地左摸一摸,右敲一敲,舉凡牆面、桌椅、燈飾皆沒有例外。但話說當我轉頭望向姐姐,她的視線總停留在iPad追劇,無論身處場景是昭披耶河夕陽或摩登酒吧裡。就這樣直到假期結束,回程途中彼此才有了深度交流,很快達成以下共識:度假雙人組頻率完全對不上,從頭到尾根本像單獨出遊,傻乎乎的漠視抽離感瀰漫在空氣中,但仔細想想,這趟旅行是近年來最棒的度假模式之一,原來被紮紮實實當成透明人,有種莫名其妙的療癒感。
「自我療癒」為《ELLE》3月號一大主題,人到了某個年紀以後,療癒逐漸演進為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即使別人受用,也不見得適用在自己身上。編輯團隊本月從各種角度構思企劃,提供讀者一些自癒形式作為參考。
〈朝聖之路〉,本篇隨著台灣女孩凱西的視角,探索了終點在西班牙聖雅各的靈魂自癒之旅。〈一個人的美食療癒學〉,今晚不需要Uber Eats服務,坐在吧檯享受主廚撫慰你的味蕾吧!至於〈這一杯,喝的不只是酒〉單元,如果你對人生其實沒什麼特別想說的,那就讓杜康自己即興發揮,酒精層次百轉千迴,一路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最後見山還是山,細細品味,轉折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