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363期/2021年 12月號

4.5 / 2
  • 語言:繁體中文

青春的慧黠明朗與肆無忌憚,在王淨與范少勳身上調和得剛剛好。同為戲劇圈備受矚目的新生代演員,他們挾著影集《比悲傷更悲傷的事》帶來的驚人感染力,與我們分享合作的火花,以及各自生涯精采的回顧與展望。


【編者的話】

小農的故事
就在寫這篇稿子的早上,我來了北投拾米屋參加小農媒合會。

一早農民們就帶著許多新鮮的蔬菜來到現場佈置,現場有小農雞蛋做的布丁蛋糕、小農蜂蜜做的巴斯克蛋糕,普羅旺斯老闆剛醃漬的雞肉、黃瓜,大屯火山來的新鮮咖啡,現煮的關渡平原米漢堡等,大家精神抖擻地招呼我們吃飯。

跟小農們聊天後,想跟大家說說小農的故事。

第一個是台北新北最大的稻田,六代園已經經營了四代,現任主導的正是第四代的女兒,他們在關渡平原底有遼闊的田地。六代園的女兒結婚時,他的岳父正想退休不做,因為這些用心插苗、灌溉的稻米,最終可以產出的米有限,稻穀必須賣出南部(北部沒有人收,因為北部已經沒什麼人在製米),但賣出稻穀的錢也不過幾十上百元,點滴心血似乎沒有得到相對的回報。後來女兒決定轉型,一部分作推廣,有一塊地開放契地,也舉辦了很多體驗營,夏天種稻秋天收割,冬天可以拔短期菜葉,再冷一點可以拔玉米跟蘿蔔。六代園似乎走出自己的路了,而且他們也延伸做了玄米茶、穀米粉、鬆餅粉等,吃上一口他們自己做的米漢堡,恰能感受到米粒的香味。

第二家是大屯火山咖啡,老闆長得有點像范植偉,說話緩慢,但是充滿熱情。他說:「很多人說到咖啡,總是想著氣溫、氣候、海拔等,但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是土壤」。火山的土壤特別適合咖啡豆的生長,並且老闆使用自然農法,不施農藥,全天然的接收土壤的養分,之前甚至見過山上的麝香貓到咖啡田裡找食物,在在都是純天然的證明。不過,農人有時候總會碰到氣候不佳的時候,往往也只能自己和著淚吞下,但老闆發揮很多巧思,第一次歉收時,是與其他國家火山咖啡豆一起做成一包販售,第二次則是做了特調。路,總是能走下去的。

四口田則是舉家搬來台北的阿忠、台東的青農阿傑等人一起組成,這群年輕人的理念也是以土地友善為本,平時作蜂蠟,也種植蔬菜水果,透過植物與昆蟲的剋性,間接減少蟲害。在現場就有大把大把翠綠的葉子,蘿蔓葉、歐式萵苣、赤紅捲、紅橡木等,全是老闆一個月前種植,才剛收成的新鮮菜葉。聽起來很順利嗎?其實在今年五月疫情時,才重創了小農的收成。「本來都是餐廳會訂菜,但是突然疫情來了,餐廳也沒營業,剛收成的南瓜放在倉庫裡,本來只是一兩顆爛,接著一個一個都快壞掉了,卻只能看著他們爛,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還好,當時拾米屋跟我們買下剩下的南瓜,做成冰淇淋。」

北投已然成為有機小農商圈,這天來的小農大多三十、四十歲,他們儘管沒辦法控制天,但至少能拚了命照顧自己的農地、雞舍,而附近的鄰居、餐廳、咖啡廳,也自然會長期跟農民們訂菜、訂雞蛋,如同一個正循環的自然圈,彼此互助,幫助地、幫助大自然、幫助農民,也幫助自己。

我想著,這不正是我們現在需要的嗎?不是抱怨,不是彼此怨懟,而是腳踏實地感受上天的給予,梳理出自己在天地間的角色,並試著珍惜自己的獲得,而不是缺乏。

就要2022年了,明年度,一起當懂得珍惜擁有的人吧!(以及一定要去北投試試看小農的蔬果跟農產品喔)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