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per's BAZAAR 381期/2021年 11月號

5 / 2
  • 語言:繁體中文

帶著久別重逢的悸動心情,新生代模特兒Berit Heitmann穿上精心挑選的時尚秋裝,搭配優雅細膩的輕珠寶飾品,這個期待已久的燦爛午後,我們和巴黎有約。
 

【編者的話】

曾幾何時,「人設」兩字在我的生活周遭蔓延開來,處處能從網站的設定、各類產品行銷創意的背後、戲劇的走向,甚至連明星的誕生……林林總總、各個類型的業種,似乎只要是對大眾發聲的,人設說就會冒出身來,這兩字儼然成了數位時代下舉足輕重的關鍵字。如此不免令我好奇,人設究竟從何時開始站上焦點舞台呢?
 
問問Google大神首先得到的粗淺答案是,人設(也就是人物設定)約莫在2016年逐漸被運用在形容明星的網路用詞上。如此的解釋,實在難以說服我它如何能造就出今日的影響力。而繼續探究下,人設應該更貼近程式互動設計推行者Alan Cooper於1983年所提出的Persona論述――在於協助研發者以使用者角度做思考,避免以自我主觀意識來架構系統,造成盲點。如此從網路互動應用來理性思索一個物件、一個人、一個故事,甚至一個曲子該往哪裡去……等面向上,倒是可以得到讓人豁然開朗的聚焦答案,不至於在汪洋大海中尋覓藍海。
 
於是,人設成功了:明星可以大紅大紫、電影和戲劇可以狂掃票房與收視率、商品可以大賣特賣。因此這套邏輯當然同步在時尚舞台發酵著,自千禧世代成長為市場中被期待的消費主流後,精品品牌們一一開啟調整人設的幕後計畫,順勢也揭開一連串設計舵手換任的作為。新人設是否能斬獲新未來?從2022春夏時裝周上的現象似乎能嗅到些許端倪,不妨跟隨BAZAAR的視角帶你持續觀察!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