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保健小偏方
<內容簡介> 春季應晚睡早起,多食甜、少吃酸,戒食辛辣以保肝;穿著注意下厚上薄。 夏日宜多利用蔬果美白、消暑,慎防病毒感染,必要時可自製青草茶或服用川芎茶調散。 秋燥要喝好水、吃梨,早上喝粥以補元氣;手腳冰冷者先服四物湯。 隆冬宜早臥晚起,每天接觸陽光以防憂鬱。此外,還有安眠法、養生16宜長壽操……等。 <序> 保健觀念也要與時俱進 陳潮宗 現代社會越來越富裕,對身體的健康愈加重視。為了在繁忙的工商社會中,時時保持最佳狀態,很多人開始重視保健之道。 保健養生在傳統醫學中占很重要的一部份,因為預防勝於治療。《黃帝內經》即說到:「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亂治未亂」,就是強調預防醫學的重要性。 保健養生首重「天人合一」的觀念。因為人們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能與大自然相呼應。我們生活的環境,包括基本的陽光、空氣、水以及充沛的自然能量與磁場,加上溼度、溫度、氣候的變化等,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人們若能配合天地宇宙的變化、就能擁抱健康。 因此,要能掌握四季氣候的變化,正如《內經‧靈樞》中所說:「固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本書分別從四季的飲食、起居、用藥著手,提供讀者最簡易的保健方法,輕輕鬆鬆就可以擁有健康。 此外,有許多古代流傳下來的保健方法已不一定適用,需要有所變通。例如:古時候婦女在坐月子期間,忌諱清洗頭髮。這是因為洗髮時不易有乾淨的熱水,而且洗髮後不易吹乾,而患頭風(習慣性頭痛)。但現代已有自來水、熱水爐、吹風機,能夠快速使頭髮變乾燥,不會因此而受寒或致病。又如以前有些患者禁食魚、蝦等海鮮食品,因其保鮮不易,衍生病菌,吃後反而飽受病痛之苦,損害身體健康。可是現代的保鮮冷凍設備先進,即使是炎炎夏日,仍然可以吃到新鮮的海產,以上的禁忌自然可以免除。可是現代人多近視,要配戴眼鏡,是古人所沒有的情況。其他因生活、飲食型態不同導致的文明病也是過去不曾見的。 因此,筆者認為除了善取古法之外,針對現代生活也需有不同的養生觀。所以本書一倂提出現代文明病的保健建言,希望讀者可以因此有些穫益。 <目錄> 自序:保健觀念也要與時俱進…陳潮宗 春季保健首重「養陽收陰」 生活起居:夜臥早起、上厚下薄 一、 春季睡眠:夜臥早起,、以使志生 二、穿著保暖:上厚下薄 三、 綠化環境:調勻呼吸 飲食之道:滋養肝陰、多甜少酸 一、 可溫補陽氣的食物 二、多食甜、少食酸 三、多食蔬菜 防病保健:屆食辛辣以保肝 一、 防治肝病:戒辛辣、多休息 二、避免感冒:注意氣候變化 三 、 防範年節症候群 四、當心四十肘 五 、 年節大掃除最好全家分工 六、春節旅遊注意安全 夏日慎防感染 浴佛水為何能保平安、防感冒 炎夏消暑喝青草茶 利用蔬果美白 一、 水果類 二、美白類‧ 運動與飲食要特別講究 ‧游泳、快走或騎單車 ‧ 盡量少吃冰品 考生如何保持最佳狀態 一、考前先適應沒有冷氣的日子 二、白開水勝過市售飲料 三、留意疰夏或苦夏 四、喝麥茶或服「川芎茶調散」 五、滑罐可消肩酸 六、一日三錢人蔘茶提神最佳 防治腸病毒為當務之急 ‧ 會出現「手足口病」症況 ‧ 常飲番茄汁、西瓜汁 小心登革熱再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