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道與養生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8230163
<推介本書> 養生之道各有巧妙不同,但最重要的還是飲食、運動加上清心寡欲。 飲食以素食、草食為佳,也就是要以蔬菜水果為三餐之本。我們看到很多高僧均享高壽可以證明。 至於運動,可依個人習慣與喜好有恆地做,自可體會功效。 以作者而言,「養生功八十八式」不僅是運動,也是戰勝癌症的利器。 以上兩項都要從中年開始施行,一定一定! <序> 長命百歲非夢事 蘭繼光 「養生道」乃培養生命之大道,生命培養的好,自然能長壽無疆。 春蘭秋菊,花開有時。可是溫室裡的花卉,卻能四季盛開,這就顯示出,培養得宜,花朵也可以盛開不謝。 人是不是也可以藉由培養得宜而長壽無疆呢?當然,人與花也許有些是不能相比擬,但自然道理卻是一樣的。 長命百歲一直是人們的希望,也是人們常用來祝壽之詞,能活到百歲高齡的老人,也都會被尊奉為難得的人瑞。雖然近代科學家們已完成了人類壽命不會超過一百二十歲的實驗推算證明,但花開有時,不也是植物的自然壽命極限嗎?既然他們能在溫室中被培養得四季盛開,誰說人就一定不會被培養到長命「八百歲」?何況這還有歷史上的文獻記載,這不就是人可以活到八百歲的一項有利證據嗎? 由於現代科學的進步使得花卉得以四季盛開,可是人類卻反其道而行,由古代人的八百歲退化到現代人頂多八九十歲的壽命!科技的進步為何反而使得人類變得「短命」了呢?其實天底下的任何事物,皆要培養得宜,才能欣欣向榮,培養不得法,花也會早謝,人也會早逝的!這正是本書所欲深入探討的課題之一,現代人能不能恢復到八百歲的長壽或是活得更久,就在於人的生命是否能培養得法。 作者弱冠從戎,抗戰八載,東奔西走,翻山越嶺,練就了吃苦耐勞的性格,也鍛鍊出健康的體魄,從不生病,頗覺自豪。誰知七十五歲那年健康檢查時,竟被醫生告知罹患了淋巴癌。趕緊住院治療,針藥交投,五年下來,命雖保住,但已身心俱疲;強健的體魄,只落得龍鐘老態,步履蹣跚,這才體會到,人生確實無常,病魔來得如此之快,衰老降臨得如此之速,也才知道人生確實苦短! 現代人的壽命平均年齡只有六七十,屈指已逾八十,大概也該行將就木了!但,醫師頗為仁慈的說:「寬心寬心,好好保重,百齡可期!」不管他是安慰還是鼓勵,說不想死卻是真的。 在求生意念激發之下,乃廣集資訊,學之、審之、思之、辨之,以古鑑今,東?西爪,記之、書之、彙之成冊,倒也理出一條「養生之道」,似乎還有點可取之處,也算一得之見,遂依「理」為文,集結成書,獻給讀者諸君參考。 承蒙 孫彥民教授熱心賜教,身為感謝。又獲表姪婿李興才教授陪同兒孫們協力校正付梓,甚為寬慰。 蘭繼光 於溫哥華蘭里市 一九九九、八、八 <目錄> 自序:長命百歲非夢事 蘭繼光 養生道 追求生老病死的最高境界 ‧旺生、遲老、不病且死得安詳 ‧ 生命四大要素保持平衡 ‧ 草食與肉食者的壽命有別 ‧ 近代科學驗證長壽之說 高壽八百確實有可能 ‧ 史籍中達到八百歲者好幾位 ‧ 合理研判史實真偽 ‧ 科學實驗的盲點 ‧長生不死所為何求 ‧ 高齡社會的美好願景 ‧ 真正達到:人生七十才開始 食物之於養生道 ‧ 人生脫離不了四大要素 ‧ 食者生之本也 ‧ 人體細胞所需的養分 ‧ 吃得多不如吃得好 ‧食物中的營養素 ‧ 人體的新陳代謝 ‧ 肉食過多有害無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