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養生氣功

0 / 0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578552159
<推介本書> 肝氣太強,容易發怒;肝氣太弱,左頰無故發紅且視力減退。心氣旺時比較積極開朗,心氣不順責牢騷多或口吃……。人的五臟與五行、五氣、四季息息相關,要強化五臟,最好習練「六字訣養生氣功」。 若體力不佳、容易失眠或希望強化精神力量,不妨習練站樁功;只要靜靜站立,即可體會天人合一、自然氣動的美妙感覺。 對於高齡人士,建議常練」秘傳八段錦」和導引功,那是道家的養生、長壽精華。女士們不妨常做「美容氣功」,九個動作即可令人常保肌膚光鮮亮麗。 氣功重竅門、貴有恆,而不在門派。本書推介的簡易氣功,可以日常養生,強化精神力量,早晚習練,功力也會隨著增加。至於防治慢性病、增強體力,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序> 為「秘傳」氣功解秘 吳長新 通常所謂秘傳,是指不廣傳、不單傳、不傳六耳,而且不發重誓者不傳、非親生兒子不傳、傳子不傳女、傳時留一手,以及不拜師厚納束脩者不傳。 因為很多寶貝都秘傳,所以中華文化空有悠久博大知名,難以澤披子孫。 尤其很多豐富的傳統養生之學,往往因一代接一代的秘傳、單傳、不傳,終至「失傳」,實在令人「痛心疾首」。 我國傳統的養生基礎在易經,其原理以天地為大宇宙,人為小宇宙;人秉天地而生,只要順應天地運行法則,自然就可健康長壽。 氣功正是體察大自然,順應大自然的最簡易健身法。因人生於氣,因氣而有生命;氣的表現與新陳代謝有關,其根源在呼吸,研究並設法以肢體、筋骨的伸展、運動來加長呼吸,活化細胞,達到筋骨活絡、氣脈暢通、健康長壽為目的,就是氣功的精華。遺憾的是,如此簡易,一學就會,毫無神秘感可言的功法,歷代氣功「名家」為了維持尊嚴與門派的神祕性,不但秘傳,且在名詞上加以變化,譬如將呼吸運動說成「引導、吐納」、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名詞的變化猶嫌不足,一些練功時產生的自然現象,例如鬆、靜、自然之後,產生的晃、抖、轉、扭,甚至手舞足蹈現象,均被神化為蓋世神功,或被誣指為「走火入魔」。有人傳言習練某種特殊功法後,可以為人灌氣、帶功報告,還可千里發功、電話治病……神奇玄妙,搞得大眾一頭霧水,也使得氣功原本單純的「自練強身」目的受到混淆,有的人乃一味追求神奇,到頭來一無所成,甚至真的練出怪病來。屆時反又責怪中國氣功的不科學,實在冤枉。 依個人的研究觀察,氣功確有強健身體、開發潛能的功效,但必須依靠自身正確、勤奮的習練,才能有「功夫」、有成果,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其義在此。如果先有神魔怪念,而不走火入魔者才是奇怪。 試舉靜坐氣功為例。靜坐確實能調防健身、開發潛能,因為人的思慮過於混雜即成致病根源。中醫認為人生病最大的原因為內因證,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過度,造成體弱,因而易感外邪 ( 外因 ) 而致病;西方醫學研究發現,當人類受到刺激時,血液內會分泌毒素,長久累積即易造成身體衰敗,許多人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恐之後易誘發中風、心臟病,其理在此。 因此,每日練習靜坐、站樁,除了呼吸吐納,加深氧氣代換程度之外,意守丹田,還可制心一處 ( 把意念栓住 ) ,久而久之,即可消除思慮混雜、心服氣燥的毛病,而達到「定、靜、安、慮、得」的境界,此時要求身體健康、思慮集中,甚至開發潛能都非

    還沒有人新增劃線喔,快來新增第一筆劃線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