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台灣中小企業存亡關鍵》的書評

CKD 發表於 2015-07-17

在開始個案之前(大約47頁),作者大抵都在解釋「我為什麼要寫這本書」以及「我為什麼有資格寫這本書」,強調作者的經歷以增加書籍內容的說服力,無可厚非,但篇幅稍微長了一些。 六個個案我只有認真看完第一個。個案的寫作方式對讀者其實幫助不大,即便作者在每個個案之前都有先提供了參考的問題。個案適合討論,需要經驗豐富的前輩或老師指引(記得作者也這麼說),即便讀者是中小企業主,個案也不是適合拿來直接閱讀的材料。 儘管作者在前面說其他市面上談接班的書太理論,但是在本書最後一章〈接班的自我培訓方案〉,作者仍然免不了要寫一些理論的東西,例如 AKMS 模式。這是無可避免的,因為要寫成書,就必須有一套系統化的方法,讓這方法盡可能容易吸收與傳播。然而一體兩面的是,系統化的方法必定相對抽象、一般化(general),這和顧問公司可以針對不同客戶提供量身定做的接班計畫完全不同。 我認同作者說的,台灣(中小)企業不夠重視接班問題,但也許這有系統性的原因。另外,接班問題適不適合透過書籍的形式來提供解答,若是,那麼怎樣的書寫形式比較適合,是還需要更深入琢磨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