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雖然是演藝圈的背景設定,但感覺不算是文中很核心的主題,日常的生活情節居多,所以不會讓角色讀起來很有藝人感。
但演藝圈的背景在這篇故事情節的推動上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也並不是可以換設定那樣的可有可無存在,讓反派人物 (應該算吧XD) 和主角的對峙點整個被烘托了出來。(這部分就不暴雷惹)
也許期待看到演藝圈生態的人會有點失望……(嗎?)
但我個人很愛這種就把演藝人員當單純的一種職業描寫的感覺,許多中耽複雜的生態和勾心鬥角反而會讓人很膩味。
然後,細水長流的這種雙向暗戀超級我的菜啊啊啊啊 (尖叫),尤其在看似單純朋友的互動中可以發現帶有愛意的細節這種感覺超好。
比方說,這個小片段:
方宥弘則在旁邊剝節目製作組準備的糖炒栗子,剝碎了的自己吃掉,完整無缺的就送進凌辰州口中。
覺得超有愛的,我好喜歡! (捧心臟)
最後,看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這篇故事叫做「Need」,而在文章的最末,作者有給出一個答案。(不是直覺反應的彼此需要的那種需要)
仔細想過以後,我發現不以「愛」,而是以「需要」去詮釋這段關係,確實是更適合他們的!
那種不在乎對方對於愛的回應,盡全力的奉獻、陪伴、守候,很符合兩位主角相處出來的關係,讓人感覺非常美好。
彷彿一種超越了相愛的詮釋的相愛,很喜歡。
<簡介摘要>
「我漸漸地聽不見其他聲音,
但只有你的聲音,
不知道為什麼聽得特別清楚… 」
大學生航平由於聽障的關係老是被旁人誤解,
無法順利融入周遭環境,不知不覺也和人群漸漸疏遠。
就在這個時候,他遇見同年級的太一。
個性直率開朗、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的太一告訴航平:
「聽不見又不是你的錯!」
這句話讓航平打從心底得到救贖。
然而,就在兩人邂逅、航平漸漸重回溫暖之際,
他的聽力卻越來越差……
在航平的聽力完全消失之前,
他和太一之間的心意能夠相通嗎?
(來源:博客來)
- 故事線
簡介中就講到了大部分的故事內容了。
而整體讀起來,給人的感覺是很清淡溫馨的,當然也夾雜了一些揪心、引人思考的情節。
是我最喜歡的故事走向類型 : )
- 人物
人物的塑造很鮮明且穩定。
太一就是個開朗的大男孩,同時也和很多這個世界上我認為開朗的人一樣,是克服了很多生命中的寂寞和難關,才真正獲得這珍貴的個性。在我看來,是個有點帶有超能力(體察他人的超能力)的角色。
而航平,劇情本身的設定讓人自然地替他心疼,合理及符合人情的安排又不會覺得太過做作,而能很自然地融入他的心情,是這個角色成功的地方。閱讀故事的時候去咀嚼航平的心境,是讀這篇漫畫時很棒的享受。
- 體悟
讀了幾個章節以後,我就開始思考為什麼這部漫畫要叫做「向陽之聲」
(日文原文是陽だまりが聴こえる,不考慮美感的全然直譯的話,我會翻成「聽得見向陽之處」)
感覺故事中蠻強調「對於他人的體察」,以及人心中「渴望被人理解」的那種念想。
(由一般人對於聽覺障礙的誤解,以及聽障者與聽人與聾人之間的隔閡去切入)
太一就是因為讓航平感覺被理解了,才走進他心裡的。
我想這個應該就是故事的主軸吧!
關於「向陽之處」,我以個人最主觀的理解大概是人心中沒有掩蓋、最純粹的渴望被人聽見並理解的地方
(但通常情況下做不到)
而這是一個向陽之處被聽見的溫柔故事。
- 其他各種各樣......
兩個人的互動真的非常可愛啊!
尤其太一渾身散發一股活力、天然的氣息。
航平也是非常討喜的個性,本質溫柔但是因為感覺隔閡和帶點怯弱,顯得有些冷漠,交織起來非常有可看性。
兩個人的感情也是純粹而慢熱,很自然地無法期待他們太多親密互動XD,不過也覺得這樣才是他們。
另外,因為自己也有在學手語,也有好朋友是聽覺障礙,對於故事中提到的誤解和許多困難處特別能有共鳴
台灣的手語還曾因為聽人的自作主張而被刪改+大翻修過,弄得許多聾人不太會使用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