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475
書本
1
追蹤
1
粉絲
思凝
個人書櫃
個人書櫃
劃線註記
完讀書評
閱讀時間軸
閱讀書單
07
月
29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另一項新事物則是濟貧。早期的法律曾出現一些照顧孤兒的規定,但不受待見的孩子依舊有可能被遺棄等死。但基督教的傳入帶來了「幫助窮人的義務」這種觀念,貧窮甚至得到美化,畢竟耶穌本人也很貧窮。不過,我們現在理解的貧困在當時並不存在,因為那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很窮,所謂窮人其實是指那些沒有家庭可以依靠,只能四處漂泊尋求憐憫的乞丐,而教堂和修道院可以提供這些人最基本的幫助。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少數木板教堂能屹立至今,是因為建造時用了珀化木材(ore-pine)這種新技術,能夠抵禦腐朽和蛀蟲。具體做法是先挑選適合的樹木,砍除樹冠枝葉,留在原地保留五至十年。如此一來,樹木雖然持續從地底吸取水分,轉化為樹汁,但因為沒有枝葉使其蒸散,樹汁就會在樹幹裡凝固。教堂建造者也學會了將柱子立在乾砌石基座上,而非直接插入地底。
07
月
27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人牲通常是奴隸,但並非總是如此。斯諾里說瑞典的「老王」奧恩(Aun the Old)為了延壽,將自己的九個兒子獻祭給奧丁。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不萊梅的亞當提到,烏普薩拉每九年舉行一次牲祭,一連九天,並有人祭──只是他強調這些儀式令人不忍卒睹,所以他不願細寫,只提到人與牲口都被吊在聖樹上任其腐爛。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相較於此,基督教傳教士不僅帶來信仰,也帶來憐憫、和平、釋奴與扶貧的福音,這一切對原本信奉異教的斯堪地那維亞人來說,簡直可以說是奇異恩典,遠古的信仰自然無法相爭。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更重要的是,基督教取代了缺乏道德教訓的舊信仰。在古時的信仰中,虔誠就是滿足神明;諾斯人並不敬奉眾神,只是有求於祂們。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一旦新信仰得到王室支持,成為官方信仰,教會組織就會出現,並以主教區、主教座堂、堂區以及受任命的神職人員為中心茁壯起來。接著,教會逐漸獨立於世俗權力,開始要求種種特權,比如不受世俗的司法管轄,以及不必納稅。此外,主教還得到為王賜福的權力。伯恩斯在他的中世紀基督教研究中說,基督教是「將道德權威注入政治與經濟制度的力量」[4]。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引進基督教是一種政治策略,目的是強化王權,畢竟「非常在乎信仰的人並不多」[3]。諾斯人在海外接觸到基督教時,第一印象是教會的財富和輝煌,接著是基督信仰所受的崇敬。這讓斯堪地那維亞的國王們理解到,他們必須皈依基督教,才能和盟友、對手平起平坐,也才能跟歐陸諸王平等來往,並且得到文明世界的接納。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在丹麥和瑞典,基督教的滲透相當和平,而在挪威,才剛改宗的國王卻是以刀劍強迫人民接受新宗教。」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基督教征服歐洲一直遵循同一個模式:首先皈依的是皇帝、國王和貴族,此舉多半是出於政治考量;接著,他們會設法讓臣民也跟著皈依,但這些人通常會抗拒新的信仰。這時,有些掌權的信徒會變得極端狂熱,以暴力強迫人民接受新信仰。迫於主君淫威,人們只好改宗基督教,但仍然保留一些舊時的信仰,比如維京時代晚期的硬幣通常一面是代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另一面則是代表索爾的神錘。但到了後來,愈往北走,原本被迫皈依的平民百姓變得愈發虔誠;基督教信仰透過「在所有男人、女人和孩子中建立一個情感與經驗的共同體」[1],產生了一股對我們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理性時代的人來說難以理解的強大力量。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要從所有發明中選出最決定性的一個,」[56]芬格說,「那就是寫作技術了。從沒有寫作能力的社會,演變到使用書面語的社會,影響不可謂不深遠。當寫作在一個社會中扎根,整個社會都將脫胎換骨。」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這方面的失敗同樣也跟文化落後有關。維京人不只在歐陸上互相爭鬥,在斯堪地那維亞本土也沒有放下刀斧,每個人都是每個人的敵人,社會能量隨之虛耗。豪雄只須懂得打造與駕駛長船,完全沒有理由改變作風。在羅斯和其他地方以物易物的商人,也沒能從交易對象身上學習更細緻、更複雜的商業技術。會這麼落後,追根究底是因為書寫沒有真正普及,而書寫是一切文明發展的源頭,也是通信和簿記等基本商業技術的基礎。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某種程度來說,維京時代沒有留下任何遺產。特別是在貿易方面,斯堪地那維亞人滿足於以物易物,未能發展出合作組織、財務、紀錄、帳目等貿易管理手段。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快失去羅斯大地的貿易版圖,來自南方的競爭對手遠比他們有組織、有條理,他們連模仿對方的技術都做不到。曾經,維京人憑藉高超的航海技術橫行北海,但是在維京船過時後,他們卻無法與時俱進,也沒能適應新科技,最後只能將航運霸權拱手讓人。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這些失敗無可避免,因為古代北歐的文化落後太多了。他們過於信奉力量,不斷攻打自己統治不了的地方,過度擴張,虛耗能量與資源。就連肯努特大帝的霸業,都只是海市蜃樓。他以為自己能擁有一個帝國,卻沒有能力讓它保持穩固。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他們也是征服者。征服和拓殖並沒有明確的分別,但如果我們將征服定義為占領別人的土地,成為那個地方的主人,那麼維京人只征服過三次:一次是對諾曼第的征服,兩次是對英格蘭的入侵(雖然第一次所建立的丹麥律法區,充其量只能算類似於征服)。20這些征服最大的意義,是在不經意間促進英格蘭統一,以及建立諾曼第這個征服義大利與英格蘭的基地。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只有冰島和法羅群島創造出了持久的諾斯文化。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他們確實有一些長處,只是能量有限,不能虛擲,需要合理運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而船是他們生活的根本。他們必須不停造船,並且得造得很好。於是,他們把大部分的心力都投入了造船,船也成為了維京人寄寓「自我」的地方。在其他富庶的地方,國王有很多東西可以享受,但斯堪地那維亞的大人物沒有這種餘裕。這或許是一種悲哀,他們為了追求影響力,注定要將情感能力投入在賴以生存的恐怖工具上。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古北歐藝術的共同基調,來自於作者是從危險的位置,而非生命與喜悅之中看見美。透過壓抑的情感,他們為我們呈現了一群情感想像既狹隘又淺薄,無法處理生命複雜之處的男人和(稍微好一點點的)女人。或許,這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太過殘酷,無暇打開心扉,深入思索正直、意義與價值。不萊梅的亞當說諾斯人厭惡「淚水、悲嘆與其他我們認為有益的悔恨」,這麼說或許沒錯,但只說對了一半。他們也會哀悼與悲嘆,只是表達方式極度節制;他們也會悔恨,只是古北歐容不下眼淚。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也就是說,古代北歐並不缺乏情感意象。剛硬的情感容易處理,因此相當常見,例如對計畫成功的滿足、對冒險失敗的氣憤;柔和的情感則不易表達,作者在勾勒時就比較克制、壓抑、猶豫。為了方便呈現,對於愛的描寫往往平淡,欠缺柔情。至於悲傷,則是應該避免的危險情感。但這是想避免什麼呢?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這類文學典籍中描寫的情感不但受限,而且毫無溫情,盡是憤怒、驕傲、羞愧、恥辱與仇恨。不過,如果我們更深入整個古北歐文學的世界,翻開英雄薩迦、詩歌,並細聽女性的聲音,就會發現古北歐文學中仍有細膩的情感,只是較為隱晦。冰島學者希芙.里卡德多緹(Sif Rikhardsdottir)在其著作《古北歐文學中的情感》(Emotion in Old Norse Literature)中,就細緻地分析過這段充滿情感的旅程。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北歐神話世界中也有愛之女神,比如修芬(Sjofn)和洛芬(Lofn),卻從來沒有說清楚愛的意義。「愛」可以是情慾,也可以是婚姻,但其中很少有什麼柔情蜜意。薩迦充滿關於性與婚姻的橋段,但大多僅止於性與婚姻,然而就連斯諾里也無法完全忽略愛的存在。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雖然說古北歐文學缺乏情感,但並非盡付闕如。薩迦是乏味的事實陳述,講述王者事蹟的更是如此,但也會透露情感。讀這些作品可以感受到憤怒、驕傲、挫折、成就、友誼和背叛。憤怒似乎有特別的地位,這在神話中也是一樣。故事最多的索爾就以狂暴的脾氣著稱,並因此受到崇敬,但祂的憤怒消散得快,還常展現古北歐風格的憐憫。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秘魯作家瑪麗.阿拉娜(Marie Arana)曾讚美希臘神話:「你可以在裡面找到幾乎一切你需要知道的事物,不管是關於愛、戰爭、權力、榮譽、懦弱、勇氣還是脆弱。」[48]同樣的讚賞卻很難用在北歐神話上:裡面有戰爭、權力與懦弱,但愛、榮譽、勇氣或脆弱就少見得多。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北歐神話十分引人入勝,但從信仰體系來看卻很空洞。芬格認為「無論『罪惡』(sin)還是『負罪』(guilt),都是隨基督教傳入丹麥的概念」[46]。他們的珠寶等藝術很有特色,但藝術形式卻不怎麼多元。雖然有大量文學作品,卻著重於英雄事蹟,少有內在反思。「中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經典文學的主軸是以冷峻的形式講述『毀滅與陰鬱』的故事。」[47]在尋找可以充實事實敘述的元素時,讓我們震驚的是竟然缺少這麼多內容。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當時也有藝術創作。早期斯堪地那維亞人創作了木雕、珠寶和盧恩雕刻。這些藝術作品確實獨特,但也帶有明顯的日耳曼與歐陸許多地方的影響。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纏繞交錯的蛇與龍,因為蛇在他們的神話世界中隨處可見。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這些神話是諾斯人原創的嗎?有些或許是,比如從融化的冰中創造生命,確實是從當地生活經驗發展出來的,但大部分都承襲了其他神話的元素。立陶宛文化歷史學家瑪莉亞.金布塔斯(Marija Gimbutas)稱這些為「日耳曼的」[45]元素。而在日耳曼部落改宗基督教,將舊信仰留給北方兄弟後,它們才成了世人所知的「北歐神話」,也是在北方的冰島,這些神話才從口頭傳承轉為書寫下來的記憶。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首先是神話和古老的信仰。(此處採用克羅斯利—霍蘭德在《企鵝版北歐神話》[The Penguin Book of Norse Myths]重述的版本。)早期斯堪地那維亞人講述了創世和宇宙的故事。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古希臘悲劇中充滿夫妻相害、手足互戕的故事,而這些使用與濫用權力、忠誠與背叛、榮譽和恥辱的故事,都是關於他們與內心惡靈的爭鬥。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同性戀存不存在?當然,因為同性戀一直都存在,而且陽剛的社群裡向來都有緊密的男性情誼,而男性情誼總是跟性分不開。同性戀在當時並不光彩,薩迦中除非是為了侮辱,否則不會提及;我們知道這些是因為在早期法律中,同性性行為會被判處放逐。戰士無聊時也常在軍營裡用相關的字眼辱罵彼此。
思凝
新增了劃線
冰與血之歌
史坦.林根
當時所謂統治一個地方,就代表向當地居民徵稅。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