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登入
下載 App
活動
書籍
暢銷排行
最新書籍
熱門書籍
編輯嚴選
書評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編輯書籍資訊
想讀
想讀
正在讀
已讀完
工具書
放棄閱讀
移出書櫃
我的評分
破梯效應
社會就是地位的階梯,比較的結果決定處境,我要跟誰比,才有實質效益而非打擊?
5
/
2
作者:
Keith Payne
出版社:
大是文化
語言:
繁體中文
ISBN:
9789579164252
頁數:
288 頁
出版日期:2018/05/31
選擇網路書店
TAAZE 讀冊生活
發炎
美國社會
社會公義
紙本書
完讀書評
1
劃線註記
0
書評
註記
A. Markus
寫了書評。
人比人氣死人的破解之道
研究發現,賺最多錢的五分之一受訪者,滿足感還比最後墊底五分之一的人要稍微低一點,這於一般概念中,錢賺得越多越滿足的情況並不相同。這是因為人們其實不會一直固定比較一個相同的對象,而是隨著自己財富的增加,不斷提高自己比較的對象的條件。 社會階梯,在這裡代表的就是自己與他人的高與低的「地位」,或是說社會地位,比較不是指某種職位的高低,而是一種與他人相比的位置高低,就像在梯子上方與下方的差別。 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不公平的待遇,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即使如捲毛猴之類一般的靈長類動物,也可以從獲得小黃瓜或獲得更好吃的葡萄,就知道自己是否得到不公平待遇,更何況只是幾歲的人類小幼兒。 研究已經證明,與他人比較不只是一種認知下的決定,更多的情形是一種潛意識裡就已經不斷進行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無法避開或主動避免去比較,但一直比較卻又有人比人氣死人的情形出現。 對於人們來說,覺得貧窮與否,並不是用一種絕對的定義去界定,比方說用金錢的多寡來衡量(甚至加上通膨因素),而是以相對的概念,與他人進行比較才會知道。這也是人們最會拿來比較的東西。 不平等與健康 國民所得與平均壽命的比較,在國民所得不高的國家,平均壽命差很大,但國民所得到達一個標準後,國民所得再高(差距達九倍的美國與古巴),平均壽命卻未差不多。而在同一個富裕國家,以文官體系階級(代表地位)來分,每低一級,平均壽命就會降一級。 研究發現,美國與已開發國家死亡率緩步下降,然而美國未上大學的白人族群,死亡率提高。死因多半是跟自身行為有關的肝硬化,自殺,慢性疼痛等,這是因為傳統白人的優越意識,對照自身艱難處境,及與其他族群比較的結果。 職場上的不平等 一項調查全世界40個國家公民有關「大公司執行長與一般員工的薪資應該差幾倍」的研究中,驚人地發現不分國家、年齡、教育程度,受試者回答相當集中,都沒有超過 5 倍。他們評估實際現狀時,認為實際上平均差了 10 倍,其中,美國受訪者認為應該差了 30 倍。不過,真的差距數字是 350 倍。 Podcast介紹 https://youtu.be/tWe6wFXBOUo
讚
回應
分享
出版社簡介
大是文化
出版社作品
相關書單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美國
18
1
蒐藏
我們所處的社會與身處其中的我們
19
0
蒐藏
書單
新增書單
在
21
人的書櫃中
個人
個人書櫃
關注動態
書單
書評
瀏覽
書籍
熱門書籍
最新書籍
編輯嚴選
書單
熱門書單
最新書單
編輯嚴選
網站導覽
買書
看書
閱讀最前線
會員中心
會員中心
登出
×
活動開催中!
Readmoo 祝您猴年行大運!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