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世界近現代史

(修訂版)

4 / 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434334
  • 出版日期:2012/07/29
從十八世紀開始,世界面臨一連串的變化:工業革命的發生、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各國間勢力的消長、民族主義在殖民地的落實、全球化的經濟大蕭條、美蘇兩大龍頭間的冷戰、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解體、中國市場開放等,想要掌握現今世界的脈動,就要探求源頭,才能串聯並理解世界如何變遷至今。 ****** 現代史是距離現代人最近的過去,是當代人類的集體記憶,而要了解現代之所以如此樣貌就必須熟悉近代以來發生了哪些事件和演變的途徑。以「現代Vs.過去」的比較做為線索,變化的過程就會愈發清楚。本書由十八、十九世紀的世界與二十世紀的世界組成,大致以一七六○年代工業革命開始至帝國主義出現的一八七○年代為近代,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人工網絡形成、殖民主義興盛的一八七○年代為現代。作者一語道破理解現代史的六大關鍵,包括: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民族國家體制、都市的膨脹、鐵路等各項人工網絡的發展、技術體系的變革、社會體系的改變,這些因素相互糾葛並產生摩擦,繼而引發諸多事件,推動了近現代歷史的發展。同時,對於至今衝突仍無法終結的中東危機、南北韓對立、台海問題等議題,書中也有詳實的記述與分析。 《圖解世界近現代史》以言簡意賅的流暢敘述,搭配提綱挈領的圖解,摒除瑣碎枝節而清楚呈現十八世紀以來至當今世界局勢的主要軌跡,讓讀者平日就算面對紛雜、看似漫無頭緒的新聞時,即能在掌握歷史原委之下做出切中的詮釋與評論。 ★內文試閱: 了解當今處境的必要途徑:閱讀現代史 「現代史」一般也稱做「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指的是活著一代人的集體記憶最遠能及的過去。這大致包含了三個世代,約一百年的時光。以現在做為定點,則剛過去的二十世紀可說就是我們的現代史。 現代史乃是「最近的過去」,距我們的時代不遠、接近我們的經驗。其中有許多史事,我們不但親眼觀察到,甚至可能親自參與過,對我們而言有一種熟悉、親切感。然而,現代史事也因去今未遠,缺乏時間深度,因此經常被視為「新聞」,而非「歷史」,多數歷史家甚至不習慣處理過於當代的事。事實上,我們的歷史教育向來也是詳古而略今,學子對古代歷史如數家珍,但對當代歷史反而不勝了解。 這一種作法可說是本末到置。歷史的一個重要功用,是幫助人們認識自身的處境。現代史與我們的時代相接,是了解我們當前處境的關鍵。透過現代史,人們可以了解世界如何變化、銜接到當前,並有助於思考如何迎向未來。做為一個現代人,我們不能夠不了解現代史。 爬梳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 現代世界變化不居,其走向令人難以蠡測。一個高唱「白種人的負擔」的歐洲人,絕對難以相信不過一個世代就出現了「西方的沒落」的呼聲;而一個一九五○年代的自由民主人士,也不可能預料一九八○年代末竟可能期待「歷史的終結」。現代歷史變動太快、距離我們太近,身處其間,常覺身在此山中,卻不易見其廬山面目。 現代史的種種,發生在全球各角落,表面上複雜萬端,不易理出頭緒。不過,若從比較長的時間觀察,其發展脈絡仍是清晰可循。只要能掌握這些脈絡,就可以了然現代史的變化,而本書就是要幫一般讀者梳理錯綜複雜的現代史。 作者宮崎正勝綜觀近三個世紀的世界史,歸納出連結近代與現代歷史發展的六大關鍵:「資本

    還沒有人寫書評喔,快來寫第一篇書評吧!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