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通法
<推介本書> 醫藥的發展突飛猛進,針灸與中醫藥的效果也更加受到肯定。但是不論科技如何發達,針灸的治療四大方向仍然受到認同,即治病求本、扶正袪邪、調和陰陽,以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治病求本」即注意人體之寒熱虛實,依據「陽盛則熱,陰盛則寒,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之辨證原則,首先要找出原因,再以基本手法診治,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正治、反治,治標、治本與標本兼治等,再因地、因人、因時制宜,施行「調和陰陽」、「扶正袪邪」等法,例如:通氣活血法、消炎止痛法、補瀉法與清熱溫寒法等,只要是對症取穴,幾乎沒有不能治之症。 作者累積數十年經驗,特別推介「養生四通法」,即以針灸八法刺激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系統之子母經,四大系統通則全身皆通,百病自消。此即針灸之奧秘所在,想要自學中醫者務請多加體會。 <序> 自序: 「養生四通法」為保健最高境界 --- 無私分享針灸治療的一點心得 高富芝 醫師 《養生四通法》是我最近所寫的第三本著作,其內容為中醫針灸學的基本理論,和人體各種疾病的治療法。人在日常生活中想要不生病,聽起來雖然很難,但還是有可能做到,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開致病因素,就可以遠離病痛。 探究疾病的發生,其原因不外內因與外因兩種,所謂內因,即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種情志活動,是人的精神意識對外界事物的反應,可引起人體的強烈反應,造成臟腑氣血功能失調而致病;所謂外因,即是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等六種病邪的合稱,凡是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皆可影響到人體調節適應的功能,及造成病原體的孳生傳播,成為致病的邪氣。因其致病的途徑是自外入內,所以稱之外感。 二十多年前我尚未學中醫,那時身體很差,動不動就感冒,一年之中有一半時光在病痛中度過,沒有一個星期不跑醫院。那時的我,即使夏夜也要蓋棉被入睡,每臨冬夜,即使蓋著厚棉被還是不舒服,尤其是手腳感到特別冷。小兒子特地從紐約買了一條電熱毯給我,加在棉被上,這樣才覺得比較舒適、得以安然入眠。 自從學中醫後,我的體質完全改變了,冬夜只要蓋一條毯子,夏天不蓋任何東西就可一覺到天亮。以前冬天都不敢去紐約,去年到小兒子家住了兩個星期,已不再感覺嚴冬有什麼可怕,天天在外面到處跑也不會很冷,可見中醫的「調整體質」理論確實有道理、有智慧。 我不僅自己調整了體質,也用同樣方法幫很多朋友改善健康狀況。例如十二月我回台北,在陳先生的引介下,以針灸秘技為五十二歲的朱女士調養身體;才施行幾次,氣色就明顯變好,同時緩解了感冒症狀。一個月後朱女士再來看我,原本有點瘦削的身子已經略顯豐腴;她開玩笑地指著微胖的腹部說:「胖了好幾公斤,都是高醫師害的!」其實看起來很健康、有元氣,十分令人欣慰。 由以上案例可以證明,中醫既能自我保健,又可幫助別人,值得學習;而且只要有恆心與毅力,學起來並不困難。筆者以針灸為人治病療疾已經有很多年的經驗,也有相當多的體會。感受最深者當屬「養生四通法」,所謂「四通」就是「四大系統暢通」,則百脈俱通、可以無病,此乃養生保健的最高境界。而我年事已高,很希望盡量將數十年的生活與針灸心得與讀者分享,如能因此推廣中醫保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