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位思想啟蒙者:熊彼特、哈耶克、韋伯、傑弗遜、普希金、帕斯捷爾納克、林肯、愛因斯坦……等等,他們當中有作家、藝術家、詩人、社會學家、經濟學家、政治家、平民百姓、達官貴人,甚至顯赫為美國總統。 他們的思想與作為推動著歷史前進,深刻地影響了世界的發展,解放了人類的枷鎖。在悠長的歷史上,他們是不可撼動的啟蒙之星。
我在合眾國停留期間見到一些新鮮事物,其中最引我注意的,莫過於身分平等。我沒有費力就發現這件大事對社會的進步發生的重大影
傑弗遜說:「寧要自由的危險,也不要奴役的安靜。」
為廢奴奮鬥了幾乎一生的傑弗遜,自己莊園中的奴隸數量,卻從最初的一百三十五個擴展為後來的六百多個。這本身,就是對傑弗遜極大的諷刺。
一九七一年春天,《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拿出大量版面,相繼刊發了五角大樓關於越南戰爭的文件和報告。這些報導,揭露了美國政府隱瞞戰爭真相,窮兵黷武,撈取政治資本的種種黑幕。國防部以洩露國家機密為由,責令《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停止刊發越戰報告。兩報不服,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九名大法官討論裁決,以六比三通過了支持《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的判決。最高法院委託雨果‧布萊克大法官起草判決書。布萊克恣肆汪洋,將判決書寫成了闡釋新聞自由、維護憲法第一修正案的經典論文,是對美國自由精神的又一次絕妙弘揚。 布萊克說:「自由新聞的無尚職責是阻止政府的任何部門欺騙民眾,把民眾發...
新聞自由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實現自由社會的手段。任何自由都是有代價的,新聞自由也不例外。蕭伯納曾經指出,自由意味著責任。對於新聞自由而言,法律和道德的底線是不能突破的,文化和傳統的約束也是必不可少的,對良知和高尚的追求更是所有負責任媒體的奮鬥目標。新聞自由同樣是把雙刃劍,人們在小心翼翼地用它揭露黑幕、鞭笞醜惡的同時,儘量不使它的另一刃傷到善良、正直的公民
新聞自由不是說報刊可以無所顧忌地危害公共安全,宣揚犯罪,或破壞有組織的社會。」
當然,通向民主自由之路從來不是平坦的,它甚至包含了諸多風險和反覆。「思想和資訊的自由流動是自由的生命線。」這樣一條生命線,還沒有在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堅實地打造起來。對此,湯瑪斯‧傑弗遜是有過充分預見的。讓他的告誡堅定我們遠航的勇氣吧:「洶湧的自由之海從來不會風平浪靜。」
俄羅斯人說,莫斯科和聖彼德堡最美的季節是秋天。但這金色的秋天只有短短的三個星期。十月中旬過後,萬物凋敝,大雪飄飄,廣袤的大地將被銀色的鎧甲覆蓋半年以上,直到來年的五月。
聖彼德堡便有了「北方威尼斯」的美譽。
假如你們手中有一本托爾斯泰或是屠格涅夫的作品,他們書中描寫的渡橋、街道、官邸、公寓至今存在,甚至連門牌號碼都沒有改變。
新年期間 Readmoo 讀墨電子書全站3本7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