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得開始之前,請容我說一句……:「他是隻沙豬!這作者百分百就是隻自詡為女性專家的沙豬!!」
一開始在看到出版社大張旗鼓的開辦如此華麗不凡的的試讀時,我是抱著三分懷疑七分期待的心情,臉皮厚厚的給他寄出報名信的,一面想著一般會讓出版社耗費重資苦心設下這麼大一個坑……呃不,是這麼大的分享空間的,通常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是部曠世鉅作,擁有非凡的潛力及無線綿長的後續可能,會讓入甕者有如跌入無限遐想的溫柔鄉中,久久不能忘懷,就算要敲盡無數巨無霸型大碗公,也期待著他日再相會;第二種是他是部擁有無限綿長後續的大火坑,一旦不幸踏入,必經亂石崩雲五雷轟頂,炸得通通透透神志潰散心力交瘁,壯烈成仁後方得歸來。無限想望與視死如歸具有同樣的吸引力,能達到渲染的效果。
然而,《食夢者的玻璃書》卻並非溫柔鄉,也非大火坑,而是超越以上兩種境界,更難纏的『宇宙無敵大黑洞』,一旦被吸入就好像身陷進介於全盲與微明間的窒悶漩渦中,只能跟著漩渦的軌跡緩慢的轉過一圈又一圈一圈再一圈的,永遠搞不清自己究竟身在何處,又在那做什麼,既吸不到空氣,也感受不到情緒。
可要說它難看嗎?其實也並不。
故事主要是由三條主線交互並進所串成,不甘莫名被拋棄的富家千金謬小姐、身負的任務莫名出岔的殺手紅衣主教小張與肩負保護荒淫王子職責的史文生醫生,本不相干的三人,因各自旺盛的求知慾與不得不的處境立場,為找尋真相在因緣際會下產生了交集,一並牽扯進『食夢』集團腥羶淫亂聚會的龐大陰謀之中。結合奇幻、科幻、權謀鬥爭、動作冒險、慾望糾結及一絲絲的推理成分,故事架構完整宏大,主要角色鮮明,總體來說是個內容相當豐富的故事。
所以問題到底出在哪?讓我一路讀來形同齟臘的原因究竟為何?
我只能說錯就錯在作者多年來是個非常成功的編劇,當編劇當然不是錯,可問題就在於,通常一個人在同一個職業上做久了,多少都會有些職業病,而劇本與小說間的同質性、相似度又近乎高達90%,在如此條件的情況下,實在很難怪罪作者小說、劇本傻傻分不清楚,讓本是最多四五百頁就可解決的故事,硬是暴衝到了八百多頁,也不能責備他為何需要如此心細如髮的將每個動作、每幕場景,從人物跑步該先跨哪隻腳、茶裡加了幾顆方糖、攪拌了多少下、屋裡壁紙的花紋、筆記本的牌子……等,全都巨細靡遺的詳述再詳述。
當然更不能責怪他老是如此認真的在對白及內心OS裡再加進更細微的PS補充說明,讓一段本就冗長的敘述變得更加斷斷續續坎坎坷坷。既然以上這些都能體諒了,那又如何能埋怨他能夠如此有創造力的,在故事中加入那無比豐碩,名子又落落長的人物們,更不要說人物間那繁複的糾葛、猜忌、黨爭、叛離,更是讓人迷亂的不明所以……
我想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怪我腦袋裡的橡皮擦效率實在太好,讓我非常神奇的一目十行過目即忘,凡走過卻沒留下半點痕跡,老是看完一段就忘了他上段在講啥,讀完一章去吃個午茶再回來就完全想不起剛到底讀到哪,即使讀完了一本卻仍搞不清自己到底在看啥。
如此來無影去無蹤,看完自動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故事,實屬經典,萬夫莫敵哪!
作為一部劇本,它絕對是無懈可擊,令人無比期待能儘快問世的;據說強尼戴普的電影公司已搶先買下了版權,個人非常期待強哥在這故事裡會有怎樣的發揮(如果他有演的話);但作為一部小說,我想隔行如隔山,即使看似如此相近,仍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就不知在二部曲《黑暗之書》時作者是否能看透這點,追上這千里之差,不再枉費這如此華麗精美的骨幹了。
ps.實在很想問一下『倫敦地鐵報』那句成人版的《哈利波特》,究竟是哪來的靈感?我實在是看不出來這故事究竟是哪能跟哈利波特扯得上關係……我可以告他們詐欺嗎?
ps.這是本男性取向的小說,作者顯然並不在乎女性讀者的觀感,女士們翻閱前請做好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非誠勿試!若有不顧勸告,讀完後出現眼白翻到抽筋、哧聲哧到下巴扭傷等症狀者,本部落格概不負責。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