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的經典小書

CC 發表於 2018-08-19

看過幾個譯本中此版本是最為淺白好讀的,就是有兩個小地方讓人黑人問號。

1、出現率很高的「忽然」、「接著」、「然後」 之前在看同位譯者翻譯的羊毛記時就覺得這類詞出現頻率非常高,加上作者敘述繁瑣,尤其令人不耐。人鼠之間就好多了(一方面也是因為原著沒那麼囉嗦),但很多段落覺得多這些字讀起來拖沓累贅,從原文和其他譯本看起來也不一定非要這樣翻譯不可。

例如:「藍尼很吃力的站起來,然後很快就消失在矮樹叢裡。喬治躺在原地沒動,悠哉悠哉的輕輕吹著口哨。接著,他忽然聽到河那邊有濺起水花的聲音,就在藍尼走過去那個方向。喬治忽然停止吹口哨,豎起耳朵仔細聽。『這個笨蛋。』他喃喃嘀咕了一聲,然後又繼續吹起口哨來。」(p.14) 「這時候,有個年輕小伙子忽然走進工寮。」(p.38) 「這時候,門外忽然傳來一陣嘈雜聲。」(p.56) 諸如此類。雖然也不至於不通順,但就是覺得可以再更簡潔一些。

2、無止境的疊字/重複的詞 「那小房間的一面牆上有一扇四四方方的十字格窗,另一面牆上有一扇窄窄的木條板門。那扇門通往馬房。柯魯克的床鋪是一口長長的木箱,」(p.100) 「一個矮矮壯壯的男人站在門口」、「四四方方的鋼環」、「髒髒的寬邊牛仔帽」、「然後再瞪瞪藍尼」⋯⋯不及備載。或者是第五章經常出現的「韁鍊叮噹作響」 不知道這是否想營造閱讀的韻律感或之類的,只覺得,呃,就算出現吃飯飯、睡覺覺我可能都不會太訝異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