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高中的時候,成為勞倫斯‧卜洛克的書謎。 最喜歡的是雅賊柏尼系列,看一個紐約的二手書店老闆, 如何偷走一項項比店裡圖書貴重的多的藝術品,和捲進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中。 終於全身而退。
同時期,勞倫斯‧卜洛克本人曾短暫的來到台灣受訪簽名。 閱讀過當時負責接待口譯的舒國治先生的紀錄, 像這樣喜愛紐約到不停以其為背景的作家,卜洛克是其一,而保羅奧斯特亦然。 做為旅行者的視角,紐約一直這樣遠距離的魅力,在書中的舞台浮現。
而同樣的,另外一個可以欣賞作品的視角是唐諾書前的導讀。 雖名為導讀,事實上最好是讀完作品後看,以免喪失了解謎的樂趣。 唐諾先生的導讀,像是熟練於紀錄片場景的旁白一樣,數度穿梭於角色的內心世界。 他對於「酒鬼」馬修的內心頹喪一面,另外加上了獨樹一幟的解讀方法。 有人不喜歡,而我剛好站在喜歡的那一側。
這本書,我特別喜歡結尾。和解謎一點關係都沒有。 卻是這個人的血肉。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