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研究了從古至今各種國家的發展樣貌,旁徵博引,看得出作者耗費數年編纂的用心良苦,結論大致是國家治理分為兩大類:榨取型與廣納型,榨取型可以理解為殖民、專制類型的國家,廣納型則是偏向民主、開放的治理模式。 榨取型國家很容易在初期快速展現生產效率,但之後卻容易每況愈下,並且持續陷入嚴重的內亂中,因為只有攀到統治者的位置,才能獲取私利與生存。反觀廣納型,通常需要有個契機點或是高瞻遠矚的領導者,才能讓國家制度朝廣納型邁進,此種類型鼓勵生產、創造,因而能為國家帶來更廣泛的利益。
書裡用了很多例子說明,十分有說服力,也讓人佩服作者的學養,然而就如同蔡依橙的評論,雖然這本書的知識含量豐富,但撰寫方式卻比較像共筆,書籍結構編排雜亂,對於某些國家的領導者為什麼突然做出某些決定,缺乏詳細的說明。讀者接連看了非常多陌生國家的案例,而又未能窺見詳細的「前因」,這會對閱讀帶來明顯的疲乏感,所以我最終選擇了放棄閱讀。
後記:聽說書籍最後有補上對現今民主的看法,然而這一兩年世界局勢變化太快,各國保守勢力反撲,書籍似乎已經趕不上越來越快的世界,這本書究竟能對現況帶來多少啟發,就留待其他完讀全書的讀者給予評論了。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