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量大,非常值得執政黨和在野黨立委們好好讀一遍,大眾也應該正視目前高齡化人口的問題,試想,未來想要看醫生,掛號要掛到半年以後,導致部分重症延誤治療時機。病房永遠不夠、醫護人力工時過長、長照人力嚴重不足、孤獨死問題嚴重、貧窮老問題、各項年金一一破產(軍人退撫、勞保、公務員退撫、國民年金等)、老人因政策延後退休,佔位導致年輕世代難以取代其位,造成世代對立等。這一切和高齡化有關係,雖然沉重,但一定要面對。這就是為什麼要推薦大眾好好看這本書,你才知道要怎麼投票、參與公民政治。
無論健保、長照或年金永續經營,最後都勢必要回到「解決人口結構」問題,沒有小孩、沒有年輕人,老人沒有人照顧,各項保險或退休基金都無以為繼。老人經濟狀況M型化問題嚴重,另外「站在公平正義上,要月領3萬的年輕人去領養月領7萬的退休老人也極其荒謬。」
如果沒有提出少子化實際的解決方案,什麼口號都沒有用。
但書中有一段內容很爭議:「楊志良甚而提議,開發照顧人力的問題,需要有新的想法來解決;何不去思考讓女性也像男生要當兵服役,也花一年時間來照顧社區的孩子或老人家,透過實際照顧可以體會老幼的需求,而未來自己也會需要別人來服務,這樣不僅可以解決看護缺乏的人力問題,同時在這個社會上,男、女都盡其義務,才能達到和諧。」 發表這種言論也太具爭議了,把照顧「人」這件事講得很不需要專業,竟然還可以收錄到書中,讓人難以苟同。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