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死者身上所得到的知識可以用來造福活人,而司法正義的運作也就是為了保護還活著的人。

Joie Yuan@Readmoo 發表於 2018-07-10

派翠西亞.康薇爾1993年小說(女法醫史卡佩塔03) 1993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奬

「殺了我也無法殺死那頭野獸。黑暗是牠的朋友,血肉是牠的盛宴。 當你以為夠安全、不用再小心的時候,正是你應該開始小心的時候。」pg.13 一項罪惡會引向另一項罪惡,如同指腹的螺紋一圈圈旋繞不停。 詩意和殘忍竟然可以並存在同一個心靈裡?!

"想著馬里諾所遭遇的種種不公、不義和失落,使他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在紐澤西州一個很糟的地方熬過了貧窮又無人疼愛的童年,自此始終對比他好命的人保持著不信任的態度。 ...他的生命歷程似乎已經把他放到了一條冷硬的道路上,我怕他到頭來希望得到的並不是智慧、或和平,而是報復。 馬里諾無時無刻不對某人或某事感到憤怒。..." pg.30 十年前殘忍殺害女主播羅蘋.納史密斯的兇手朗尼.喬.華德爾,終於坐上電椅死亡,(遺體留下一封極度機密的信件)。 馬里諾是極度偏激的正義者。比方說他認為害死馬克(史卡佩塔過事的男友)的混帳東西,如果被抓到,應該被吊死。 而理智的史卡佩塔卻回答:想像懲罰一群恐怖份子,是無意義的行為。 現在,又出現一個男孩艾迪.希斯殘破的屍體,馬里諾簡直無法忍受~每次解決掉一個爛貨,就會出現另一個來替補。

"珍妮佛.戴頓的案子。他說。那你要華德爾的指紋卡做什麼?我不解地問。 我要確定你上個星期解剖的人確實是華德爾,范德突兀地說。 你在講什麼啊?馬里諾驚愕地看著他。我馬上就準備給你們看。... 完美的指紋是少之又少,但我們在這裡找到一個。...右手食指,單純的螺紋...在珍妮佛.戴頓家裡找到的, 這個不完整的指紋清楚得很。...這個指印追回到朗尼.喬.華德爾身上去。..."pg.150 馬里諾是看著朗尼.喬.華德爾被處死的,史卡佩塔則是負責確認屍體的法醫, 一個行刑完畢的死刑犯的指紋,居然出現在目前正在偵辦的刑案現場?! 如果說有人調換了囚犯,被處死的是另外一個人,總要有個動機吧,是為什麼呢? 或者,是自動指紋辨識系統被人更動過?

"我以為已經擺脫了以前的東西,果它又跑回來掐住我的脖子。...有些東西被毀掉了。 ...壓力實在太大了。...工作。...我受夠了腐爛的屍體,受夠了人們被強暴、切割、射殺,... 我再也不想接觸到暴力了。...我再也不想接觸到死亡了"pg.174 史卡佩塔與蘇珊交談,才發現她除了是強迫性的偏執狂之外,也是工作壓力過大的憂鬱份子。 並且堅定地要辭職了~看來,除了辦公室的安全系統出現問題,工作的同仁也出現問題。 或許,不管是什麼事,史卡佩塔都習慣從它可能怎麼害死人的角度去想。

"我跟馬里諾說了,我希望關於華德爾的指紋怎麼會出現在那裏能有合乎邏輯的解釋。 ...那麼我們就是在應付一個怪異得根本無法描述的狀況了,凱,一個死刑犯又回到街上去殺人, 而且這樣一來,我們也必須認定十二月十三日有另外一個人代替他上電椅。 我想這種事不會有太多人自願吧。"pg.218 班頓告訴凱說:華德爾當時並不太合作,因為他不肯討論羅蘋.納史密斯的兇殺案, 他宣稱,就算人是他殺的,他也不記得了。... 更糟的是:法醫辦公室找不到華德爾的那時張指紋卡。

"的確,這就回到我剛才說的,不見得總是有很清楚的模式。...看起來兇手似乎想把她的死偽裝成自殺,但是沒有成功。 ...她在被人放進車裡之前就死了,原先的計畫可能不是這樣。衛斯禮同意道:但事實上,這案子看起來的確是有計畫的。 ...我們不知道殺另外兩個人的是不是朗尼.華德爾。...班頓,你的直覺是什麼?... 我對這一切有一種非常不好的直覺。他說:我相信朗尼.華德爾是這些事情的最大公分母,但我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我忍不住要想,艾迪.希斯遭到攻擊也許是為了某種因素而做出的象徵性行為。"pg.222~223 經過眾人討論之後,把案情與內部作業疑雲一併釐清之後,一切似乎也開始撥雲見日...

"妳跟任何人比起來都是工作狂,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摸不清妳。妳並不是一根腸子通到底的人。 事實上,妳給人一種冷硬無情的印象。對不了解妳的人來說,要了解妳簡直太困難了 有時候看起來好像什麼東西都不能打動妳一樣。...他們想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妳怎麼能每天面對你的工作。 還有,他們把你看成一個不跟任何人接近的人。...但過去這一年,妳變了,馬克死後,妳就築起了大概一百座圍牆。 ...所以,現在沒有人對妳有多深厚的感情,說不定他們還有點憎恨妳,因為他們覺得被妳忽視或者看不起, 也許他們從來就沒喜歡過妳,也許他們不在乎。"pg.248~249 人就是這樣,不管你是坐在釘床上也好熱鍋上也好,他們都會利用你的位置謀取自己的利益。 如果你和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凝聚力,那他們就更容易努力為自己占點好處,一點都不用關心你會怎麼樣。 我們從死者身上所得到的知識可以用來造福活人,而司法正義的運作也就是為了保護還活著的人。pg.386

這本1993年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金匕首奬小說,沒有想像中精采,(雖然仍在水準之上), 或許期待太大,所以有點小失望~3顆星

註記頁數: pg.13,14,17~19,30~31,32,36,40,42,51,55,68~69,71,74 92~94,99,129,146,147,150~151,155~157,165,168,174~175,178~179,181 192~193,197,203,209,218,219,221~222,222~223,227~229,235,239,241~242 245~246,248~249,251,254~256,265,269,271,273~274,276~277,278~279,279~280 283,293~295,297,304,307,308~311,314~315,331~332,367,369,375 378~379,381,386,397~398,401~402,404~405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