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耐心煲煮的湯豆腐粥

光吉 發表於 2018-06-09

每次讀勒瑰恩奶奶的書都要有跳下泳池游泳的覺悟。因為史詩般的開頭很容易讓我覺得關注力渙散。可是只要熬過前期就會捨不得放下,地海系列跟西部系列都是這樣。不過西部系列明顯結構與主題都很分明,勒瑰恩奶奶也比地海系列更貼近青少年讀者。在閱讀的過程非常愉快,也能理解青少年成長種種掙扎與困惑。      勒瑰恩奶奶衷情於奇幻小說,那也是我最初的愛。從《陰陽師》、《龍族》、「龍槍」系列、「黑塔」系列、「迷霧之子」系列,我想最後我會愛上神話學,泰半也受到了奇幻小說的影響。    但每一種奇幻作品的氣味聲息都不太相同。拿很喜歡的布蘭德.山德森來比喻,他的作品就像是精心設計過的名店拉麵。湯頭濃厚、叉燒肥厚,麵條有勁,是美味的作品,但那種可口強勢而侵略。      而勒瑰恩奶奶則像是病弱時身邊人端來的一碗耐心煲煮的湯豆腐粥,滋味清淡,但質地卻從舌尖一點一點化開來,浸潤身體,讓人又有了痊癒的可能。    勒瑰恩奶奶給人的一直都不是刺激後的短暫反應,而是一種樸素但是飽滿的長期效應。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用勒瑰恩奶奶的話來說,就是:      「不僅因為它的發明與美妙讓人感覺毫不費力,還因為它溫和駁斥『衝突』、『情節佈線』、以及『角色營造』等等創作教條,那篇作品屏棄了因襲老套的劣等教條,既不折磨什麼膽量,也不瞎扯什麼善惡之爭,而是讓人在純粹的故事溪流中漂浮徜徉――像莫札特的奏鳴曲那樣清純靈巧,你完全不會想質疑它什麼。」        雖然那是勒瑰恩奶奶在評論別人作品時說的一段話,卻完全可以充當她自己作品的評論。她的作品中,每一個角色都不是那種以衝突為動力,以修煉推進,以戰鬥起伏的英雄角色。這種雄渾的奇幻很像是立身於蒼茫的上古天際省,角色不是強硬地完成故事,而是整個世界編織了整個故事。那是一條河流,熠熠發光的外表有極為深沈的伏流。很難想像一部西方奇幻小說中涵厚的道家思想,竟然比大部份的東方故事都還要更加深邃而且美麗。      而且,閱讀起來輕鬆而毫不費力,明明不是時時抓住讀者注意力的筆法,但卻讓人擱不下手。一整個下午,熬煮普羅旺斯風田園咖喱、煎黃金嫩雞胸、煲山藥雞湯、醃漬涼拌小黃瓜,從廚房到餐桌,烹飪、進食、善後,得空總是抓起書本讀個幾行幾頁,怎麼也捨不得離開西岸的世界。      讀者要用文字重現西岸世界其實極為艱難。勒瑰恩奶奶在「西岸系列」說的其實是被詛咒的天賦、遺失的才華、不恰當的力量。但象徵與隱喻編織了主題,讓這一部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的成長故事,乍看稀微粗拙雄渾,實際卻符合「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巧若拙」,一種萬象森羅的流動性。      這樣的主題,要設計的奇幻能力,大概也只有講傳、文字、記憶這種與創作者本身核心相關的能力才能成為飽滿的空氣載體了吧。西岸三部曲的三個角色,其實是三種不同類型的吟遊詩人,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或是不被允許,或是已經遺忘,或是另有他力。但吟遊詩人不語時,自然無人知曉,當他們一啟口,光明與黑暗就開始流轉創生,天行健,宇宙就此自強不息。      三部曲中的三個地區,三種不同的社會模式下,三種不同的文化思維,也讓人對於我們所處的真實人生、社會、世界有更多的觸碰。好作品們一直都不會給予答案,而是不斷地提出問題。那些問題不像是禪宗的公案,但總會是一條平穩路上暫時停下來的契機。      勒瑰恩奶奶在八十三歲這年,用了西岸三部曲這部作品,優雅而有智慧地提出了這些問題。她從不說教,她只是展示可以有這種思考方式。高牆與雞蛋,光譜與極值,畢竟有時候,這個世代並不缺乏名嘴或是人生導師告訴我們那些光鮮亮麗的貧乏答案。     但只要一個好故事,那些溫柔的提問會讓始終輾轉沈痾卻不自知的身體也能得到樸素的養分,重新有了更充實一點,更好的可能。      這大概也是今年一月勒瑰恩奶奶去世之後,作為一個讀者,所收到的鄭重而珍貴的遺產了吧。在五月的早晨終於丟失了睡眠的我,為此而深深感謝。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