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五個孩子》我書評的最後一段: "他是否還記得她,他的母親,這個名詞對他具有什麼意義? ... 以後,班會有怎樣的變化?...人們會不會永遠都拒絕理解,接納他的真我? 即便有,也絕不會,絕無可能是官方人士,因為一旦接納就得擔起責任。"pg.218~219 這就是班的原形,他日後樣面對的狀況可能會更糟。
《第五個孩子》裡,那個一出生就讓整個家族四分五裂的小怪物,班,長大成年了。 進入存在無數隱形怪物的社會,一路上不乏善良、願意幫助班的人─ 那些人,多半同樣無家可歸,有著坎坷的童年。 但更多的,是想騙他、利用他,甚至將其視為研究對象的人。
"為什麼說我是電影演員?班問。麗塔無奈地搖頭,... 現實對他真的太沉重了虛假只會使事情更複雜,更難以承受。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另他真正害怕的是電影院本身:..."pg.67 班根本弄不清楚狀況,他不會說謊,我們不能指望他的。 他會說出你和我兩個人。麗塔對強士頓說。
"理查不知道的是,班的心情太壞,他不想說話,不想吃東西,只想坐在位子上發呆。 這眼前的哀傷難過,怕是無論如何也去除不掉了。 他漸漸開始明白,如今倫敦,他的祖國,再沒有任何地方會有人對他笑臉相迎。"pg.100 畢格斯太太在醫院病故了。班的心痛到了極點,他整個人變得好重, 他好想就地躺下來,躺在熙來攘往,人們談笑風生的行磚道上。 理查非離開不可了,雖然他擔心班獨自在法國生活。 班有些地方還是像個孩子,他沒有太多的生活歷練。 這個兇惡到幾近殘酷的漢子只怕就要哭出來了。 強士頓到底在想什麼竟然放任這麼一個頭腦簡單的傻子在世上獨活?
"泰瑞莎坐著,...她無法想像一個在暮色中奔跑的小孩,怎麼會這麼快就背上了這樣的重擔。 而坐在一旁的班,不斷哀聲嘆氣,我要回家。...你是好孩子,班。... 她會提醒自己,他可是長了鬍子的大男人啊,他的護照上寫著三十五歲,雖然他告訴她,他只有十八歲。 大家都把班當成小孩子看待,他的行為舉止真像個聽話的孩子。"pg.146 人的行為取決於別人的對待,人家怎麼對待你,你就會有怎樣的表現。 於是,泰瑞莎慢慢改變對待班的態度,她開始要求他像個成年人。
"班殷切盼望著見到自己的同類,他絕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夢想。 ...他還是非見不可的。如果他們假裝在山中隨便找了個地方, ...班也會繼續尋找,他實在太渴求了。 ...除了自己,再也沒有一個像自己一樣的人,自己是絕對地孤立, 頂多依靠一些偶然的善意施捨,或是利用,用完即丟。... 可是,我必須告訴他,必須啊。..."pg.209
最後,班的選擇,讓旁人覺得輕鬆了,不必再為他擔心了! ~3.5顆星
註記頁數: pg.18(19),22,23,40,63,67,76,97,100(101,102),108(110),117,120,136 146,154,161,182,184,185,197,200,203,209,215,225(227),228(229)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