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諾の旅 XII》的書評

berrycat 發表於 2018-02-17

『你哭泣,你生氣,你憤懣,你憎恨,你大叫,你痛苦,你悲傷,你絕望, 你下定決心──

但並不能證明你是正確的。

                ~Everybody Has the Right to Make Mistakes.~』

應該算放在蝴蝶頁上的文字,也點出了整本書的主題。

什麼是正義?正義在哪裡?正義和正確又該如何區分? 我追求的是正確的?還是你認為的?還是他的? 不得不想起《危險心靈》裡的那句 『我怕萬一我相信的事情是錯的。』

十六個篇章,十三個故事 都不太大,最短的甚至一面不到 在觀看的過程中陷入迷惑,開始質疑人性、理智的存在 然後發現,那些被歸屬於『悲劇』的故事 其造就者,還是他們自己 他們堅持了自己的正義,但在旁人眼裡卻是不知變通的笑話 然而,在變通的過程,又因周圍環境的不同,成了悲劇 該如何判斷?當最簡易的卻是最困難的時候

這本,讓我最震撼的排行榜依序是: 〈在雲端前面Eye-opener〉、〈信的故事the Weak Line〉 和〈在幸福之中Brith〉 或許,用它們的英文名字會更符合故事內容

〈在雲端前面〉感覺又是一個新人物登場 活著,就是最殘酷的懲罰 是日本人最愛這種調調嗎? 現在回想這篇會覺得帶了點自我主義過剩 包括施虐者與被虐者 施虐者因為自信、因為人多勢眾而疏忽 被虐者自覺純潔、認為人該無私卻誤將施虐者全數殺害 嗯,我這麼說還是太過分了點,畢竟不能說全被虐者的錯 但也不能說因為過失殺人就不算是殺人 當然,他也因此付出代價--努力活著 對於一個崇信善潔無罪惡者卻背負著數十條人命 這是很大的心理壓力呀

〈信的故事〉 很諷刺,非常的諷刺,尤其是全篇最後婦人的那句話 貫徹自己使命的郵差,以生命護住了那些信件 或許在旁人看來愚癡,但也不能否認那種精神的崇高 但最後,以生命送達的信件卻遭婦人厭棄 好不容易送達的歡愉信件,卻是建立在另一條人命之上 如果知道這樣的結果,那個郵差還會想盡辦法把信送到收件者手上嗎? 我想還是會的,因為他是郵差。

〈在幸福之中〉 這篇,讓我注目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我才剛看完《姊姊的守護者》 只是這篇把備受爭議的『藥庫』做了些調整 沒有意識、沒有自我觀念,也就不會有反抗、有拒絕 把受爭議的點模糊掉,一切都變得合理化 但,那些被搜集到中央的孩子們就不算人類嗎? 當老大老二懷疑母親剩下的孩子們時,又該怎麼回答? 或許我不該以現世的觀念去評斷他們 因為他們所認定的正確和我是不同的

〈剽竊之國〉也是有趣的議題,因為前陣子板上才吵過 雖然作者把這篇弄得很可愛、很好笑 卻不能忽視藏在故事背後那些關於相似、仿作、兩者觀點重合與自我創作的差距 〈山賊的故事〉則是我方才說的:看似簡單卻很困難 在故事之中也充分表現出師父的惡魔個性,連插圖都惡魔化了XD 〈正義之國〉和〈惡魔降臨之國〉則是『堅持自我的正確』 而兩者都因堅持而讓旁人覺得愚癡 不同的是〈正義〉因為堅持而滅了國家 〈惡魔〉為了要堅持而否定了別人 沒有所謂對錯,因為他們相信 〈祈求之國〉則是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角度、同樣的結果 在看這篇的時候我腦中一直浮現某板友的簽名檔 『當納粹來抓共產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當他們囚禁社會民主主義者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社會民主主義者。 當他們來抓工會會員的時候,我沒有抗議;我不是工會會員。 當他們來抓猶太人的時候,我保持沉默;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來抓我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能替我說話了。 沒有絕對的正義,也沒有絕對的正確,重要的是,你怎麼想的。』 德國牧師Martin Niemller(1892-1984) 明明相關性不強,我卻一直在這段文字與故事中打轉 那群被處死的是怎麼想的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他們無法改變行刑者的想法 在當下,所謂的正義,只存在在那些手持武器的人身上

在整本幾乎都是『只相信自己相信的』故事中 〈賭的故事〉就變得特別突兀 因為它將『正確』取決於非自我身上 不是我,不是你,更不是他,而是某種看不見得骰子上 所以,作者在最後開了個玩笑,讓奇諾經過 至於那些拿腳踏車和汽車來做賭注的人們最後會如何決定 那就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了

還有〈集點之國〉也是有趣的故事 前面一切看起來很合理,但中段就變得很詭異 如果善與惡可以相抵,那世界會變成怎樣? 所以最後,作者還是沒有讓那人殺人 『儘管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千萬不要像我一樣,是個人生失敗的男人呦。』 雖然他做了眾多我們認為是好的善事,但對他而言,這只是個失敗的人生 因為他無法達成自己從小以來的目標

這本看起來沒有上一本的沈重 心得也跟著篇章一樣的零碎難以統整 但,什麼才是正確的?正義到底在哪裡? 永遠就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