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日將盡》餘味極長,掩卷之後的心情其實令人不甚愉快,我總覺得像是對這自以為理性社會下,帶有悲涼的批判。好奇身為日裔移民的石黑一雄,怎麼寫出英式獨有的「總管文化」,對於該職務內在職業精神刻劃如此細膩?《長日將盡》活脫脫像一本舊式「身分」社會的教科書。
主角史帝文斯(Stevens)身為一個上流貴族宅邸的總管,就像是完美盡責的公務員,他的尊嚴讓他把這份工作的職責看得比世上任何東西都重要;甚至為了維持一場有條不絮的賓客宴會,父親彌留在即,他沒選擇陪伴在父親身側,照樣穿梭在人來人往的宴會群眾,唯恐這場宴會出了什麼亂子...他忘記了,這類國際賓客群集的宴會在這所私人宅邸舉辦的次數,遠遠比和他父親臨終前道一聲「Farewell」來得多的多了。
史帝文斯從來不探聽他人八卦,不說三道四,不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指指點點,若有人問起,他總是以「那不是我該評論的事。」、「恐怕我的智慧沒辦法提供這方面的建議」等說詞冷硬的回絕對方。所以當達林頓爵爺因為「反猶聲浪」,面帶猶豫地下達了要解聘兩名從來沒犯過任何錯誤的猶太裔僕役時,史帝文斯雖然驚訝,卻完全沒有表示反對,也不質疑爵爺的決定(這不是下人該做的事),反而立刻交辦爵爺吩咐的事項。(日後,爵爺對此決定也後悔不已,還一度想要找回兩名僕役)
「不,主人,你沒有任何錯誤。」史帝文斯若真正將理性置諸萬事之上的話,那他回味舊日時光之時,卻為何又會感到痛苦和哀傷呢?
是,沒錯,史帝文斯是一個無懈可擊的總管,相對而言,與他共事的肯特小姐便感情用事的多。肯特小姐獲知兩名猶太女僕遭解聘時,表達非常憤怒,不惜揚言對方若執意如此,她願意跟著辭職。肯特小姐後來沒有辭職,史帝文斯還酸言酸語了幾句,維持了不短的時間(真討厭),後來肯特小姐坦承,她是因為「恐懼」才沒有辭職(這段坦承,讓這個角色顯得十分有深度)。 這位肯特小姐的存在,其實讓史帝文斯一直很在意:肯特小姐請他喝一杯可可亞時,他那麼鄭重地感到感謝...肯特小姐罵他的那句「你為什麼總是要那麼裝模作樣呢?」之後,他為此介意了許久...給肯特小姐撞見他在看一本浪漫愛情小說時,史帝文斯居然為此勃然大怒,卻說不出任何原因...
工作上能夠敏銳地查覺到碗盤是否沾染塵埃的總管先生,帶來個荒謬的事實,為了事業和工作奉獻了所有的熱情,渾然查覺不到其他情感的可貴,真是可悲。所以當他聽到肯特小姐結婚離職的消息時,他是有那麼點失落,但他當時居然只是覺得...這份失落是因為他失去了一個工作上很好夥伴的緣故。
我並不明白舊社會中,「服從」對於一個貴族總管,到底有多麼大的意義?甚至需要泯滅自身判斷良知的能力。史帝文斯動不動將「尊嚴」一詞束之高閣,其實曝露了他極其自私的本性,也是極其不負責的道德態度。若要我對史帝文斯這個人表達看法,那就是:他是一個「自欺欺人」的人。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