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民選制度的國家,對於有王族存在的國家總有些好奇。 既然已有了個實位領導者,怎又需要一個虛位元首。 做為虛位元首,他需要負什麼責任,如果沒有了這虛位元首,國家會有怎樣的不同。 虛位元首更多是情感上的。可能是成長的環境不同,所以無法體認有虛位元首國家的人民,對於這種虛位元首,或是王室,是抱持著什麼樣的觀念。 日本的明仁天皇退位了,雖不是第一位上皇,卻也是這近百年來的第一回。 之前看皇室總是光鮮亮麗,一出生便是銜著金湯匙錦衣玉食。 但實際上似乎不是如此。當年的雅子妃嫁入皇室,本以為她會對於日本王室產生新的改變,到頭來她卻變成了被束縳的對象。 日本的王室是萬世一系,代表著天皇一族是世代都是日本的統治象徵。就算曾經歷幕府時代,天皇的權力旁落,卻依然仍是最高位階。 日本的百姓能夠知曉有天皇,而掌握權力的則是幕府將軍,各自相安。一直到了幕末的德川慶喜還政於天皇。 其中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抗爭,許多影視、漫畫都曾以此為主題,幕府與保皇各有支持者。 這也許沒有什麼對與錯。未有大政奉還的日本,也許今日將會是另外一種風貌。 一路以來,天皇是做為一種象徵意義的存在,之前的統治手法是將國君神化,天皇是天上神明派至人間聚合人民讓人民能安居樂業。 這樣的崇拜思想由來以久,但有時想想,就算在民主時代,也仍是有這樣的偶像崇拜。 雖是說著是各人自由意志,實際上卻是託著神佛之名,以其師出有名。 這樣想想,似乎有個虛位元首也好,上天已有選擇,有天皇在,國祚便能綿延,也就不會有人拿這些說事,說著自己是天選之人,利用百姓們的崇敬之心,反而忘了基本的判斷能力。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