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本陳浩基的作品。早陣子自己的個人原因,暫停了閱讀。再拿書上手,就是這部推理小說。出乎意料的,雖然這部小說的主題是網絡欺凌、自殺事件等等,但整篇讀上來卻沒有很沉重或悲傷感,反而讀著讀著,就是覺得很流暢很舒服的感覺(是到最後真相大白有那麼一點點煽情喇)。曾讀到作者的訪問說想寫對大眾沒有門檻、可以讓他們享受的一本書,我覺得這本小說是做到了。其實《網》并非我所鍾愛的本格派推理小說,沒得猜一猜兇手是誰、破一破奇謀妙計,而是接近社會派推理小說,描寫近年香港社會上的網絡生態。一向我讀社派類推理小說,都會覺得有點吃力,因為覺得這類小說風格都傾向嚴肅與沉重,就像喝不加奶不加糖的咖啡,始終不太合我口味。但《網》這小說,卻像極了在喝奶茶一樣,讀得暢快沒負擔。而且它濃濃的香港本土風味,明顯是一杯港式奶茶呢!
再說《網》的內容,雖然涉及很多網絡資訊科技相關的資料,但基於女主角是幾近電腦/網絡盲的無知角色配搭駭客高手的偵探的設定,對相關的科技講解在書中來得自然不造作,并且淺白而點到即止,沒有硬賣弄感,即便對網絡科技不感興趣的讀者相信都不會因這主題而消減掉故事帶來的趣味。
說回故事本身,整個故事是由一件網絡欺凌引致的自殺事故而帶起,一如不時在新聞上讀到的關於網絡的負面新聞,很是平實的起首。整個案件沒有什麼不在場証明的詭計、密室的布置或不可能犯罪等脫離現實的花巧設定,反而是踏實描寫偵探對各疑人的調查。用上现今網絡科技為手段,實行傳統的動機調查,感覺貼近真實。當然,故事中種種的駭客手段是否如描寫的輕而易舉,我便不多加深究了,反正也不影響其推理的邏輯,無礙閱讀的樂趣。雖然沒有兇手的詭計布置,但卻有作者的「詭計」安排,故意的耍讀者一把,算是有點意料之外的驚喜。不過其實這梗雖是刻意,卻也呼應整個故事的背後理念︰片面的證據會蒙蔽和誤導人。正如男主角很嚴謹的尋求無可辯駁的証據,與女主角輕易的下結理的對比,也是帶出這個道理。
我覺得作者這故事背後的理念,和它的背景—網絡欺凌—實在是太配合了。雖然這道理不是什麼新鮮大發現,但卻是現今人們明明知道但極易忽略掉的。現今社會上矛盾處處,衝突不斷,很大的一個因由就是網絡所帶來的資訊氾濫,反而減弱了人們對資訊過濾與評估的能力所做成。現在人們很容易便會以片面的資訊而作出偏頗的定論而不自知,而更甚的是,這些帶偏頗的定論又會迅速成為了別人的依據,猶如惡性循環般在網絡上不斷滾下去,就這樣越滾人們的分歧便越大。網絡上的各種社交平台,方便了大家發表、分享,但也使得未經証實的、片面的,甚至虛構捏造的訊息輕易便會散播,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了大家。好可能作者也是對這現象有感而發,而構想出這個故事。
基本上整個故事雖然是在描寫一個悲劇,但在某程度上來說可算是很「美好」—真正的「歹角」只有一個,最終下場亦大快人心,其餘的角色實屬不幸,對人性的惡沒有刻畫得太陰沉丑陋。不過結尾男主角對女主角的說教略為有點臃長,而且總覺得男主角的設定怎麼好像有點似超級英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