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的書評

保科宗四郎 發表於 2021-09-04

我以為我知道我吃的是什麼,其實我不知道。 這本書分為三部份:工業化的玉米、田園牧草及個人森林,從三種路線來看人類如何獲取食材食物。工業化的玉米:介紹工業食物的原料玉米及用其生產的食材;田園牧草:大型有機及生態養殖出的食材;個人森林:就是完全靠自己獵殺或採集食材。

看前兩部前,我以為我大概知道速食是怎樣的,看完之後,原來我連有機是什麼都不知道……個人森林我看得很想睡,可能是因為震撼度沒有前兩部份大,狩獵與採集大概可以想像是什麼狀況,不過實際操作時應該也是大腦一片空白。

聯想到多年前讀的《空屋筆記:免費的自由》,從「Vegan」到「Freegan」。

「當我們什麼都不懂時,我們什麼都吃,吃速食店的炸雞、薯條,吃超市裡頭的麵包、御飯糰。後來,當我們認識了慣行農法、基改作物跟食品添加劑後,我們不願再食用那些食品,開始追求自然的、真正的食物。

當我們看到了集約畜牧下的動物們,是被如何的育種、增肥、運輸、屠宰後,我們不願再食用在那種農場裡長大的動物,成了人們口中的『Vegetarian』。

當我們知道那些不會生蛋的公蛋雞跟不會產乳的公乳牛,一出生就被決定的命運後,我們不願再吃蛋、不再喝牛奶,成了人們眼裡的『Vegan』。

最後,當我們打開超市後方的垃圾桶,發現了那些我們之前不想吃、不忍吃的東西竟然全都堆在裡頭時,我們將牠們挖出來,帶回去料理,然後含著淚吃掉,成為我們所謂的『Freegan』。」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