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想起先前的《神明便利商店》,只不過這次主要角色變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妖怪們。
接下來大家熟悉的妖怪或民俗傳說主角們陸續出場,例如:傳說會吃小孩的虎姑婆、造成地震原因的地牛、迷惑人讓人迷失的魔神仔⋯⋯等等。
每一個故事被創作出來時,或許都帶有什麼目的,也可能多少反應當代的時空背景或思想,或是創作者本身的意志或目的。但隨著時代變遷,傳播到他處時,說者可能也會適度調整修改,於是在不同地區可能都有一些類似的故事。
既熟悉但又不是我們聽慣的,用不同角度重新詮釋他們的傳說故事,以往讓人退避三舍妖怪們,在此處翻轉成另一種形象。用另一種角度讀起來也有一種趣味,或者故事只要說得順讀起來都有一定趣味。每位出場角色都有一個小故事,不知道會不會跟《神明便利商店》的篇幅差不多。目前覺得滿有趣的,也期待下集故事。
說到台灣妖怪,也推薦由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編寫的《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小麥田出版),共兩冊。另也挑選部分章節製作有聲書,共四集。可跑讀墨親子馬拉松。
這集漫畫提到的蛇郎君、竹篙鬼、虎姑婆、魔神仔⋯⋯等,在《給孩子的臺灣妖怪故事》都有介紹,在每一章後面還有妖怪事件簿,簡單介紹此則妖怪故事的其他說法。內容淺顯,不過沒有注音,大孩子可自己讀,也可親子共讀,或是放有聲書讓他們搭配看書也很不錯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