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以讀書為主軸的書籍多不勝數,但基於功利主義盛行的現代而言, 所謂的讀書,離不開實用書、工具書、教科書、考用書的範疇, 故這本紀載了一個人如何從文學獲得生存之道、並且將之昇華成個人志業的自傳性質讀物, 我想至少依其罕見性,這本書值得一讀, 也許作者對於他認為好的書的分享,有時過於冗長、細碎, 但是又能透過其中能引起他共鳴的地方, 了解一個立志艱苦奮鬥、在泥濘中匍匐前進的人, 是怎麼樣在現實人生中流出了自己的血, 又是如何在文學書籍中,敞開毛孔與身心靈,消融喜愛創作者的血淚結晶,藉此獲得力量, 不僅於沉迷文字與詞彙概念,還要以文學編輯的身分, 想方設法、拚盡24小時使作家們能夠用他們的筆觸去描述、產出自己認為會暢銷的概念, 大概就是這樣一本描述從孩提時代到編輯時代的文學讀者歷程, 以血洗血、荒野,這樣的意象在書裡面其實並不是全書使用, 不過總體而言要表達的就是以人生為主軸、文學為輔助,確實、真切活著的人生的面貌, 對文學之道有所企求的人們,應該見識(或說參考)一下這樣的人生。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