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注意)
當生成式AI已經可以幫我寫出這篇讀後感的年代, 那些「你以為在故事裡是事實、其實是AI生成的劇本」的橋段,從「驚喜的反轉」變成「映射現實的不寒而慄」。 小說中不斷上演「這是現實-這是劇本」的反轉,讓讀者在虛虛實實的交錯中頭昏腦脹,再加上堆疊許多一般人鮮少接觸的計算機專業詞彙,閱讀的時候的確有些吃力。 不過或許是我在2025年看這部作品的因素,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因此比起關於隱私權道德的討論,還有虛擬現實的哲思,「AI撰寫的劇本讓人類身陷其中,並影響人類的判斷」的情節更讓我印象深刻。 小說於2015年寫完時,AI跑劇本這部分還算是「科幻」,而不過十年光陰,就是經是現實了;是否再過十年二十年,連SABOTAGE程式都會變現實呢?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