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道德教育講座》的書評

Odili 發表於 2015-05-12

每當心情不好或是覺得沒有靈感的時候,我總喜歡翻開這本書,讀一讀。 因為它總是可以給我帶來一些不同視野的刺激和一種如同共犯般的安慰。 就是這樣一本有趣的書,三島由紀夫(1925-1970)的《不道德教育講座》。 我一直都很喜歡三島的小說,他的筆觸一向是犀利而直達心底深處的,記得在他的讀四部巨著《豐饒之海》(《春雪》、《奔馬》、《曉寺》、《天人五衰》)時,那以屢次輪迴而舖寫的人間情調,讓我深深地震憾著;兩位主角一位不斷地轉世,一位則在旁觀看友人的一生又一世,見証了生命的重生、枯竭、衰微,直到自己的年華老去,著實是一部華麗又深刻的文學作品,彷彿是三島用自己的生命來砌成的,而確實三島在遞出最後一部《天人五衰》的稿件之後不久,就切腹自殺。轉而讀他的《禁色》,對中年人的情慾描寫又是信手自然;《潮騷》則是恬淡唯美的愛情故事;自傳式的《假面的告白》以及最為知名的《金閣寺》則是如貼近主角身旁,透視他的心路歷程。 在讀過眾多的小說傑作之後,某日翻閱這本《不道德教育講座》,則是大大的驚豔。 《不道德教育講座》是三島由紀夫三十四歲時的作品。這本書與《文化防衛論》、《行動學入門》並列為三島文明論的三大鉅作。不過,另外兩本我從未讀過,但根據譯者的序中形容《不道德教育講座》不像《文化防衛論》般地沈重,也沒有《行動學入門》中的激亢,是一部清新別緻,莞爾幽默的論文小品。 是的,這實在是一本讀起來輕鬆卻又耐人尋味的書啊! 全書所要貫徹的是一種所謂「不道德」的精神,三島藉由他精闢的筆觸和逆向的詭辯,來解釋被社會視為「不道德」的事,其實並不是真的不正確;而通常人們必需多做這些事,來促使社會更為進步。 依著這個前題,許多立論就這麼出來了,光看書中的篇名,就非常的聳動,如「應該打從內心輕視老師」、「應該多多說謊」、「應該利用美人妹妹」、「傻瓜不死不聰明」、「戀人必須交換」,……。細讀內文,則是一個又一個生活中的例子,因為選擇被以為不道德的手段而得到好結果的故事。 作者在書中有股大放厥詞的傲然氣勢,卻又有讓人無以挑剔的邏輯辨論。諷刺的語句,對時事挑剔、不滿、不以為然的各種論調,彷彿就是常常泛起在你我之間心裡的聲音,就像是漫畫裡的泡泡──心裡想的但為說出的話一樣,總是讓我越讀越有勁,引起很大的共鳴,彷彿在腦子裡常浮出的些雜碎話,都被他歹個正著一般,不由得不佩服三島的銳利,把人性中的小奸小惡說得如此清楚,卻又可以把它們合理化,好像這樣想這樣做一點也沒有錯,於是,每讀完一篇,心裡就釋懷了一點,或許還想著,嗯,我還算是個好傢伙呢! 如果生活總是提不起勁,或是常常無端地自責,或是厭倦了各種咬禮嚼字長篇大論,或許你可以來本《不道德教育講座》換換口味,這裡的每一篇都不長,文字通順而好讀。 人生已經夠辛苦了,如果老是用善的力量來推動,往往被視為只是陳腔爛調而不予理會,有時候用點小奸小惡來平衡,或許才是恰到好處。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