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的時候很難不聯想到,就像是語言版的哈利波特(或是colored ppl版的哈利波特?):四個角色各自帶著不同的故事來到學院,與同窗在美麗的校園裡學習魔法並產生革命情感⋯⋯,而這項魔法叫做「翻譯」。更寫實的是,如果入學之後對抗的不是you-know-who的黑暗力量,而是帝國殖民、奴役、剝削的邪惡呢? 前半篇巴別塔是象牙塔,經院之美、牛津殿堂令人好生嚮往;而後半篇巴別塔成修羅場,探討中文書名沒翻出的副標題:the Necessity of Violence。 這是一本很真實的科幻小說。科幻的設定是翻譯而生的魔力,其實不用銀工,喜歡語言的人應該每天都在見證。拉丁文的子孫成堂,魔法學院的人讓字詞追本溯源、認祖歸宗,再點字成金。語言飄洋過海碰撞混血出洋涇濱克里奧;然後帝國觸角所及,不只搜刮白銀奴隸,還有東方神秘力量也要打包裝箱,於是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後,催生出清條約。霸權征服語言與文化,活在現代的我們,都是小說真實面的見證人。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