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全球半世紀,系列銷量突破千萬冊,開創北歐犯罪小說風潮之始祖。 北歐推理經典「馬丁・貝克刑事檔案」全系列的精采最終篇。
探長馬丁・貝克即將面對此生最艱鉅的維安任務—— 美國某參議員將於冬季來訪,而恐怖份子也正計畫潛入瑞典境內,伺機而動。 斯德哥爾摩警方和國家安全局該如何防堵? 然而,誰是「恐怖份子」? 是為了利益和權勢而摒棄良知者,還是為了警世與貫徹信念而犯下罪行之人?
"對於這個ULAG還是什麼名字來著的組織,你還知道些什麼?... 我們要是仔細看看這些暗殺行動,就能輕易得出幾個結論。 例如,每一樁事件的矛頭都指向知名的政治人物, 而這些政治人物除了名氣之外,別無共同點。... 無論你如何左翻右看,都毫無政治模式可言。..."pg.161 馬丁・貝克認為這幫恐怖分子,可能是奉他人之命行事。 所有的刺殺行動都是計畫縝密,執行完善,所有手段都試過, 而各種方式也都達到百分百的效果。這些人是行家,是極度危險的人物。
"上級交派這個任務給我,我也接受了,這表示你必須服從我的指示。 我的第一條指示是:不准扣押任何政治立場與你不同的人, 除非你有不得已的理由,或經過我們其他人的同意,尤其是我。 你身負一項重要任務,也就是近距離的安全措施,我希望你要念茲在茲。"pg.166 馬丁・貝克告訴麥勒:人民有示威的權利,所有示威活動都要處理得當, 禁止探員使用任何有挑釁意味和不必要的武力。 從事警職最重要的先後順序條件是:條理分明的腦袋,常識,和良心。
"...首相被黎貝卡・林德射殺身亡, 現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大概都在電視上目睹了事情經過。 它不斷重播,...事實是,黎貝卡・林德在她短短的人生當中, 一再和一個人人都必須臣服的專斷體制產生了衝撞。 而這個社會,或是這個社會據以建立的理念,沒有一次曾向她伸出援手,也未曾給予諒解。"pg.382 事實上,黎貝卡的舉動有其政治上的基礎,雖然她本人並不屬於任何政黨, 而且過著一種對宰制一切的政治體系完全無知的快樂生活。 這個年輕女孩,自己對這個看似政治行為的本身並沒有自覺。 認為這只是對於資本主義統治者罪犯的憎恨行為。
"過去十年來,暴力就像雪崩一樣,橫掃整個西方世界。 你不可能靠一己之力讓雪崩停止或改道。 暴力事件就是日增一日,這不是你的錯。"pg.460 柯柏對馬丁說:馬丁,你的問題是,你沒選對工作。 時間不對,體制也不對。就這樣嗎?大致如此。
馬丁・貝克刑事檔案系列最終篇還算精彩 ~接近4顆星
註記頁數: pg.24,26(27),59,131,142,145,149(150),151(152,153,157,158,161,162,166),177,192 196,205,210(211),245,258(259),274(275),280,284,292(294,295),299 307,308(309),322,324,325,327,335,336(338),342,347(349) 351(352,354,355),357(359,360,361~362,371,375,376),365(366,368,379,380),373 382(383,384),389,394,399,400,407,413,414,415(417),419 421(422,423),426(427,430),429,430(431),435,437,443(446),456,460(461)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