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人 Unwind》會被分解是理所當然?還是咎由自取?

吉娃娃 發表於 2017-08-07

雖然這是一部青少年反烏托邦,但是作者架構的世界、人物面臨的抉擇和書中提出的疑問,卻是呈現完全相反的感觸,冷酷的設定流露的是那些少數青少年小說中所沒有的成熟和議題,小孩的存在是否可以抹煞?人類能否無所憂慮的使用他人的器官或部位?

簡單來說這些遭到分解的青少年,是造就世界更加健康的元素,然而器官買賣成了名正言順的手術,只要有錢人人都能擁有新的部位和器官,不過那原有的人,他們曾經的記憶必定還存在,因為分解不等於死亡,只是一份愛化做千萬碎片遺愛了各處。如果你是購買者,得到不只是健康、痊癒的身體,同時也乘載了前者的故事和記憶。

反觀,這也是給父母看的小說。如同書腰上寫的字句,不是危言聳聽或是宣傳用語而已,而是真真實實的慾望,偶爾浮上檯面的慾望若能真實,豈不是化成最令人恐懼的夢魘?!每個父母無庸置疑都是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愛會消退、會被時間磨逝,亦或青春叛逆的孩子不受拘束,被迫父母做出抉擇等等,慢慢的孩子在書中不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樣能捨去的物品,至少到十八歲之前是屬於父母的附屬品,看去不勝唏噓同時也疑惑是不是真的沒有長才或是優點,被分解就是理所當然的走向?

孩子們理應追求快樂,但在書中的《生命法案》之下,他們的愉悅是受到束縛和控制的,除非他們能讓所有人看見自身的利大於弊,才能安心理得的繼續呼吸。某方面而言也相當諷刺現在的社會,沒有特點就是平庸、沒有分數就是愚笨,卻忘了各有各的好,所謂的好也是伴隨一定的壞,或是只是需要些時間,為何要被他人的話語否定界而影響了自己的可能?

被分解當然不是理所當然,更不可能是咎由自取,或許這些青少年遭到分解能為社會帶來更大的益處,但是也必須尊重他們的權益,社會和法律存在的理念是為了保護弱者、少數人,然而若是爸媽、監護人可以決定一個生命的流去,那麼這律法也間接養成了這些惡習,失去了一個社會該有的準則和規範。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