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廢退》的書評

苺葵 發表於 2025-02-11

覺得作者很多時候論述都只講結論,但是證明的過程卻含糊帶過的感覺。使得許多論點缺乏說服力。像是一直強調父親與母親的育兒方式不同,但是整個章節讀完還是不能理解到底是如何的不同。

書中也引用研究提到男性對「物」比較感興趣、女性對「人」比較感興趣;也說男性比女性更需要透過實作課程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但是這兩者都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機制導致上述的性別差異。感覺就是需要去翻他引用的文獻來閱讀才可能找得到相關討論。類似這類型的資料呈現,我總是一邊讀一邊在心裡面大喊「所以到底是為什麼啊?」,導致我覺得讀到很煩躁XDD

在協助男性就學與就業、支持家庭等部分,可以感受到作者下了不少苦工研究所需的政策支持方向。我認同、也理解男性需要不少政策上的支持,特別是作者討論到鼓勵男性進入照護與教育產業(HEAL),以及父親需要受到與母親平等的育嬰假資格等。

但我仍然很驚訝即使書中已經整理大量研究呈現男性的憂鬱與自殺問題之嚴重,整本書卻完全不討論男性需要得到的情感教育與心理介入資源。甚至在「招募男性進入HEAL」章節當中,還鼓勵應該透過廣告宣傳讓男性認知到「進入照護產業不會減損男子氣概」。(男人到底為什麼需要這麼擔心男子氣概會不會減損?)

是否只要男性所受到的教育環境改善、就業機會增加、能夠好好當一個父親(這前提還是你必須先有孩子),即使男性緊抱對男子氣概的信念,也能顯著改善憂鬱與自殺問題?我個人是抱持懷疑態度。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