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是對弗蘭肯斯坦所創造出的那個生物抱有憐憫的。他畢竟從一開始就被迫創造,被迫擁有醜陋的外貌,即便有著渴望愛人的心,卻沒有人以愛或者悲憫作為回應。他的生命充滿他人的惡意,而創造他的弗蘭肯斯坦在他誕生之際就因恐懼與厭憎選擇逃離,所以即便弗蘭肯斯坦的結局淒涼,我仍對他沒有過多的同情,因他對於自己的選擇沒有承擔。如果他從開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並且勇於承擔結局,去接受、包容他所創造出來的生物,像生育一個孩子那樣,給與他愛與祝福那麼,故事將會有著另外一番面貌。
我們往往因表象而帶有喜愛或者厭惡的偏見,我想,這是瑪麗·雪萊所欲呈現的一種人性。弗蘭肯斯坦與他所創造出的生物,他們都不是純然的無辜,那些因他們而死的人才是。那些人的命運,生命,僅僅活在他們的一念之間,而他們只執著於自身仇恨的情緒之中,這是他們最大的惡。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