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兩週非常臨時決定,離開了目前的工作崗位。 覺得自己好像走到了一個分叉點。 繼續往前走原來的道路,沒有問題; 但是好像「脫軌」也是可以接受的。
買了《理想的簡單生活》,帶到山裡去看, 而且遵照作者指示:不要讀太多。(笑) |||「當你踏上這次旅程時,別帶太多東西:過多的行李會毀掉旅行和房間的單純樸素。一套換洗衣物、一付牙膏牙刷、一枝筆、一本小冊子,如此而已。別為身外之物徒增煩惱。很多時候,我們為自己所擁有的身外物傾注了過多的擔憂和關切,為了遠遠地拋開它們,也應該去度假。」|||
如同作者所言,在踏上旅程的時候, 以清簡為優先,帶很少的東西, 而且試著,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 都盡量只做這件事情,洗碗就洗碗,澆花就澆花。
從山裡回來後,開始做空間上的整頓。 ⏹︎空間的整頓 整理藏書: 整個家裡的圖書館(我戲稱)需要大力的整頓。 這段停下來的時間, 正好可以安排時間好好整理一下所有的藏書與文具用品。
重新規劃空間: 雖然家裡確實有門口的污衣區與餐櫥櫃, 但是因為是純開放空間, 即使東西不多也容易顯得很凌亂, 所以重新訂購了櫥櫃,需要花時間重新分類歸位。
設置讀書區: 書桌、燈源都需要重新配置規劃, 讓在家讀書工作能更舒適一點。
更換掉不適合的衣物: 幸好這件事情一直持續在做, 像是今年夏天我一次添購了五-七件類似的白T, 大大的降低了每日出門的煩惱 (坦白說睡覺出門都是白T真的好方便⋯⋯)。 離開這個工作崗位,也適度地調整工作需求的服裝。
這些都是硬體上的,軟體上的調整比硬體難多了。
⏹︎核心的「好好生活」 好好睡覺: 離職後至少兩週內,每天都睡得不省人事, 甚至睡八、九個小時都爬不起來。 才知道這一段時間是多麽累、多麽不關心自己的身體。
好好運動: 重新把早上一段時間拿來瑜珈、運動, 身體的老化三症狀,就是「乾、冷、硬」, 重新瑜伽殘忍地證明自己有多僵硬、多需要放鬆與拉伸。
好好喝水: 過去想要一天喝2公升水簡直不可能, 但是咖啡說不定四杯、五杯一直喝。 現在每天都感到很渴,喝水-洗手間, 感覺慢慢找回「口渴」的感覺。
好好敷臉(竟然): 雖然這本書裡面推崇的保養是極度簡單的方法(例如用醋), 但是對我來說最簡單的還是敷臉—— 長期以來我很少保養,所以我也只會買面膜而已。
好好吃飯(蛤): 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 但是工作時我常常不停吃零食。 這真的是很不好的習慣。 在離開工作崗位後,首先就要先降低零食, 然後好好的吃三餐⋯⋯並且逐步減量。 方法是好好吃飯,不要一邊工作一邊吃。 把食物承裝好,才能定量。
書裡面有些我還沒有做到但想做的事: 每天步行三小時: 實在好熱,不然好想走走看。 但是也是要想想三小時要走去哪裡呢!
禁食: 從一天兩天開始。 之前朋友很長時間52斷食法,效果很棒, 一直好想試試看但是一直不敵軟弱的意志力。
減少思慮: 我已經有很好的筆記系統⋯⋯ 但是無可避免地在躺上床的時候, 會飛過一些事項想做, 而我不想為此起床開燈, 卻又已經被干擾了。
訓練自己屏氣凝神默想靜思: 在瑜伽時間中比較容易做到, 但是想要在其他時間就不一定可行了。 關於這點,很想要之後跟大家分享《僧人心態》。
這些還沒有做到的事情, 未來一定有機會慢慢完成(握拳)! 更期待的是重整後的生活, 能夠如書中所展示那樣,簡單,理想, 發出小小的星芒。
|||「讓生活變得簡單,可以獲得更多精力:這樣就能更好地面對人與事。輕裝上陣,此刻就充滿熱情;我們得以欣賞周圍的一切:要做的事少了,就有了更多時間來思考、夢想和享受悠閒。」|||
⏹︎歷史回顧 10年前的9月2日也在讀同一本書。 在極簡生活的圖書中, 這本真的很經典,很全面,也很夠用了。 也正是這本書的生活模式, 提供了FIRE的基礎。但願這一次真正的實踐。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