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休息:心不累、身體不疲憊、大腦不報廢的好眠人生實踐法》的書評

sirius0219 發表於 2024-11-26

最近有失眠嗎?你可能不孤單,根據衛服部統計,2022年約有 441萬人使用安眠藥,台灣每5人就有一人有失眠的狀況。

睡得好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可以從提到的三個失眠主要的原因,來找到好睡的應對策略。這三個原因分別為:弱勢的睡眠驅力、強勢的清醒驅力、不規律的生理時鐘。

弱勢的睡眠驅動力

現代最常見的失眠原因之一就是身體不夠累。

Ed Viesturs 是美國著名的高海拔登山家,在他的自傳《No Shortcuts to the Top》中,他詳細描述如何在缺氧、寒冷和嘈雜的高海拔環境中,利用極度疲憊的狀態快速進入深層睡眠,回復體力。

我自己是坐辦公室的工作,在體力的消耗上很低,就很容易造成晚上身體不夠累的狀況。我們對睡眠環境通常沒有Ed Viesturs遇到的那麼苛刻,這表示我們只要提升身體的疲累程度,就能更容易入睡。

強勢的清醒驅力

現代最常見的失眠原因之二是大腦太清醒。

現代有太多讓我們保持清醒的東西:咖啡因、3C產品,還有「壓力」。

想到之前找工作時,那時為了準備面試,不停地模擬可能被問到的問題,大腦不停運轉,感到非常焦慮。晚上躺上床之後,雖然感覺很累,但躺在床上卻完全無法入睡。

壓力會使大腦保持在戒備的狀態,讓大腦不停運轉,就像一台引擎高速運轉的飛機,當然無法入睡。

不規律的生理時鐘

現代最常見的失眠原因之三是生理時鐘混亂。

我有一次晚上滑手機,看起一部影集的短片解說,每集只有十多分鐘。原本想看一集就睡,結果每集的結尾都停在一個懸念上,讓我一再點開下一集。等我回過神時,手錶已經來到凌晨三點,而我完全沒有感到疲倦,彷彿被短片設計的快感牢牢吸住,停不下來。

要恢復規律的作息,關鍵在於意識到行為模式的影響,並主動調整,才能重新找回健康的睡眠節奏。

失眠的應對策略

用「運動」來提升睡眠驅力。如散步或瑜伽,有助於消耗體力,提升睡眠驅力。

用「睡前儀式」當作開關,幫助大腦過渡。例如睡前關燈後,固定進行正念呼吸,可以幫助大腦逐漸從清醒狀態進入到睡眠模式。

用「習慣」來調整生理時鐘。養成固定每天的起床和睡覺時間,即使是假日也保持一致。這樣到了固定的時間,就會開始想睡。

「好的睡眠並非奢侈,而是日常選擇的積累。」今天就開始為自己設計一個助眠的日常吧!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