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馬拉拉 I Am Malala』文字,是我對勇氣的發聲練習。

吉娃娃 發表於 2017-05-13
我對馬拉拉的第一印象,是她遭受到槍擊的國際新聞。

當時,坐在客廳的我,驚鴻一瞥到這則新聞,當下的感覺只有:對這女孩而言真是不幸中的大幸,之後就轉台,隨後把這女孩背後的偉大犧牲忘的一乾二淨。直到這次的試讀,我漸漸注意到相關的新聞、文章,也發覺這女孩,一位出身在巴基斯坦小村莊的少女,她的文字述說著被世界給遺忘的勇氣,她的精神支持著被不公平對待的婦女。

書中的文字有種直接卻不做作,真實卻不傷人的感覺,讓人可以輕而易舉的感受到馬拉拉託付給文字的情感,單單前面幾頁,就可以領會到這位不幸中彈的少女,於常人不無相同,一樣在錯誤中學習,然而觸使馬拉拉有這番作為的,最大的推力就是她的父親。

她的父親,沒有古板的刻板印象,捨棄那種大男人主義,視男女為平等,這樣的思維也就造就馬拉拉這番勇敢且無私的精神,她的父親告訴她:「馬拉拉像隻小鳥一樣自由。」

這句話,是他父親教導子女的方法,給予鳥兒自由的翱翔,代價是不要失去最真的自我,不要為了飛翔而展開翅膀,而是為了需求而翱翔天際。馬拉拉從錯誤中學習,遵循的父親給她的教育,馬拉拉活出了自我,勇敢替委屈的人發聲,雖然這也讓她鬼門關走了一遭,但也讓全世界看見這少女的非凡的力量,是多麼的純粹且堅定不已。

看著電視轉播馬拉拉未能眾望所歸的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時,我的內心沒有替她感到失望,但也沒有歡愉,一種平淡的感覺由然而生,我了解到,勇氣是不需要任何事物來肯定或是定位,只要一個舉動、一段句子,人人都能像馬拉拉一樣,將自己的勇氣付諸於行動。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