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以蔽:暴政必亡?!(這不是常識嗎?啥?還有偶然因素要考慮?XDDD)

blattus 發表於 2017-04-05

坦白講我看完此書覺得有些讚譽言過其實。 就連作者自己也承認,他們的理論(或單純只是一種「方法」)太過簡化。甚至可以說,有套套邏輯的嫌疑(或者說,因果有點混淆),對於西方殖民的歷史責任避重就輕(英國經由廣納性政經制度強盛後,到非洲去留下這麼多造成人家日後貧窮的「遺產」,這可不是什麼偶然或制度漂移吧="=),作者也幾乎跳過了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演變與影響。作為一本講述許多歷史教訓的故事集,倒是相當精采。

另一方面,我也很好奇,依循作者們的論點,當今的台灣要算是什麼樣的框架呢?我們的政治與經濟真的有資格稱為「廣納性」的嗎(就寬鬆的標準而言或許是吧)?我們的政治轉型過程真的有達到充分的賦權嗎?

最大的問題或許出自於「何謂成功」的定義吧。或許按照書名,開宗明義地所謂「成功」積極意義指的就是「富裕」,消極意義則是「不滅亡」吧?不過這裡也有個滿狡猾的立基點:書上所謂的「國家」,到底要以「現代國家」的定義為準呢(如果是這樣,那嚴格說來台灣就不再討論之列)?還是廣義的來說自古以來的「政治實體(或集合體)」都算數呢?

實際上作者似乎兩者兼談,卻以前者為基準,畢竟他們是以當今世界的政治經濟版圖為解剖的對象。不過,看完本書,難免讓我產生「果然經濟學不是科學」的感想。

不過,單就詮釋的角度,本書所謂「搾取式政治\經濟制度(亦即非廣納性)」導致國家失敗的模式,套用在台灣,倒是很能說明我們的經濟表現為何停滯不前。

尖銳一點的說,台灣的政治制度並非廣納性的(歷史淵源上,從荷蘭、明鄭、大清、日本、國民黨漫長的殖民式統治之下,並不意外)。在很多情況下,台灣的政府(尤其是KMT當政時)依然是欠缺有效制衡的。誰也不敢說台灣不存在政商權貴,而這些權貴現今仍舊可以利用立法、司法、操弄媒體的途徑來鞏固自己的權力與利益。可以說,我們並沒有足夠健全的廣納性政治制度,來延續經濟成長的動力。縱使在搾取式政治制度下採行較廣納的經濟制度,製造所謂「經濟奇蹟(快速成長)」,但了不起就是數十年光景。

若是以此為誡,那我們真的有心「拼經濟」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更進一步的政治改革(不過這些年來的確也朝著更廣納性的方向發展,而且應該沒有人想走回頭路......好吧,想跟搾取式政權龍頭中國靠攏的某些人例外啦......)。

這本書的作者沒有花什麼篇幅在討論台灣(對中國則很不看好),不過我還是很好奇他們會怎麼評論這個個案呢?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