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之門》的書評

jbeichen 發表於 2017-02-26

閱讀羅蘭高蝶(Laurent Gaudé)的書,好比享用地中海特產的血橙(blood orange),眼前滿腔血腥入口,卻品嚐到世上最甘美的滋味。

雖然出身法國,但因為妻子來自義大利東南方Puglia地區,羅蘭高蝶筆下小說背景通常選在南義。《地獄之門》(La Porte des Enfers)也是發生於拿坡里的故事。整本小說如同以往,約是不到200頁的篇幅,訴說原本和樂美滿的家庭,因為幼子無端遭逢街頭槍戰喪命,瞬間瓦解崩潰。20年過去,擅長調煮咖啡的年輕餐廳雜工,謀畫報復當年開槍波及無辜的幫派份子,要為「父親」討回公道。

當年痛失愛子的父母尋仇未果,背負著罪惡感,吞噬心腹內裡的苦楚卻無處可宣洩,只能走上分離之途:父親深夜開著計程車在拿坡里市區虛耗,母親先是陷入宗教情境,尋求神蹟救贖,之後她拋棄關於婚姻、家庭與拿坡里,抹去這些無法再承擔的記憶,返回故鄉Puglia。由於夫妻兩人無法互相依賴,也不再溝通,因此丈夫始終未能告知妻子,某夜搭載到一位變性娼妓,從而發現一間讓他得以安頓身心的小酒館,酒館老闆擅長調煮咖啡,對街有聽取深夜告解的老神父,還有沉溺於情慾與冥界歷史的失業教授。

在酒館的深夜聚會,主題是死亡的距離,教授談論「地獄之門」,死者無法逃出,但是生者卻能進入的一道生死關卡……。

數千年前希臘神話便流傳喪妻的Orpheus彈奏七弦琴,冥界神靈聞之動容,因而准許讓其亡妻Eurydice還陽。不過Orpheus急於回頭探視妻子,違逆冥神要求,Eurydice又再度被拉回冥界。《地獄之門》重塑一次向冥界挑戰的神話,主角手無寸鐵,只憑著信念,在鬼魅幽魂之間奮力搶回愛子。

「地獄裡有成千上百個漩渦,影子唯一抵抗的武器,能減緩朝虛無捲過去的速度的,就是陽界人對它的思念。」

羅蘭高蝶心目中的地獄,不見擺渡人與地獄犬,只有飄盪在冥界的影子,仰仗「思念和遺忘的力量」,得以通過冥河漩渦沖蝕,不屈服於死神,維繫自己最後一絲絲存在。而主角縱使突破難關,仍無法超越生死定數,只能選擇交換,不可能智取死神。高蝶雖然為了亡者寫下《地獄之門》,但字裡行間也顯示他認為生死並非永不可及的距離,存或不存也不是脈搏呼吸決定,所有羈絆帶來的即是生命。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