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記住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循環,就是因為勝間和代的書。在這本書裡她也再次強調,做時間管理之後必須要評估成效 (check),「要去實行 (do) 也不會很困難,但要是不檢測 (check) 結果,不知道效果如何,就會逐漸覺得麻煩而不了了之,然後又開始去做別的計劃。」(p.37) 她主張要先減少要做的事,集中火力,並不斷地實驗最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法。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不同,她認為,只要計算後覺得成本效益是划算的,家務可以外包,就連去請專業人士美容(除毛、修指甲)也是合理的投資。
「身為職業婦女,必須有時間照顧小孩,因此不得不嚴格檢視每個小時的成效。要是晚上不在家,就必須託人照顧小孩,因此我會自動衡量,把重要的夜晚時間用來和一群人聚餐是否划算。⋯⋯請一定要銘記在心,常常計算『每小時的成果』,只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地方。相反的,只要有助於節省時間,就要積極地在各種服務上投資。」(p.65)
「與拒絕邀約一樣,在邀請他人時,也必須考慮對方的時間,是否會耽誤對方。珍惜自己時間的人,身邊自然會聚集這樣的人。相反的,經常浪費時間的人,就會有很多這樣的人靠近。養成習慣以堅定而不失禮的態度拒絕邀約,就是珍惜彼此時間的要領。」(p.69)
「必須注意的是,一旦成了濫好人,就沒有時間投資自己,造成惡性循環,到最後就只能以『我是大好人』來感覺自身的價值了。」(p.70)
「要是一天的工作太多,可能就無法對每件事都投注充分的心力。工作如果都必須由自己來主導,一天兩、三件已是極限。超過這個限度,就只是照表操課。我們能集中工作的時間,一天只有八到十小時。安排工作時,都不能超出這個範圍,不然塞進太多工作也沒用。」(p.76)
「如果不形成良性循環,也就是『在某方面投資,再利用省下來的時間賺錢』,就要永遠安於低薪,更不可能請人幫你做事了。」(p.123)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