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五秒月牙》的書評

Mugicha 發表於 2021-04-14

《倒數五秒月牙》一書中收錄了〈倒數五秒月牙〉與〈聖夜絲〉兩篇,皆是作者本人用日文書寫後再自己翻譯成華文的作品。 剛好作者寫到的內容和我自己的生活經歷有幾分類似,之前也在日本居住過,對於小說中段描述生活中的諸般憂愁很有同感,像是以外國人的身分在日本工作的諸般挫折,或是某日早晨醒來突然興起「為什麼我現在會在這裡過這種生活」的疑問,以及對於人生決定感到疑惑的那種不踏實感,都是生活中確實曾感受過的。

〈倒數五秒月牙〉故事牽涉了家庭、文化、語言(當然還有夜晚的彎月),像是臺灣過年過節的習俗、傳統家庭重男輕女的偏見都被納入故事中,而名字有櫻的日本人住在臺灣、名字有梅的臺灣人則住在日本,有各種文化角度共同激盪這個故事,關於主角們的過去,作者有意圖地營造了輕描淡寫的氛圍,連過去特定時間點的敘事情節都聚焦甚少,更多的是讓思想發散,從文字中感受到淡淡的、細膩的惆悵,惆悵於過往人生其餘未成真的「可能性」所帶來的遺憾。

〈倒數五秒月牙〉中的語言是雙方面的,臺灣人懂日語、日本人也懂華語,但〈聖夜絲〉是單方面的讓臺灣人發言,活在一個純粹日語的世界。〈聖夜絲〉這篇探討語言更為深入,語言如同道、如同絲線、如同路,但對話雙方之間的理解可能相異,我所傳達的 A 可能在你接收中便成了 B,語言是必須的,而沒有語言描述的地方是否就是視野的死角呢?

關於語言與認知的隔閡,想到之前閱讀 《我彌留之際》時對於語言的詮釋:「語言是被創造來填補空洞的,真正的媽媽並不介意『母愛』這個詞存在與否,創造母愛的人是需要這個詞的人,叫我要當個好媽媽的人,自己甚至不會煮飯。」之前住在日本時亦有種失去語言的感覺,看這個故事得到了一些共鳴。

作者身為 LGBTQ 群體的一人,寫作裡有女同志的情感,並把新宿的場域也放入了書寫之中。從跨國生活、女同志為切入點開展故事,筆法帶點惆悵卻又輕柔。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