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兩個樂園,人們有權選擇:沒有自由的幸福,或者沒有幸福的自由。」
-尤金 ‧ 薩米爾欽
當世界只存理性與秩序,瘋狂、差異、私密、以及其背後的幻想、選擇、跟創造都已經消失,這會不會是我們嚮往的幸福社會?《我們》是一本先知式的預言小說,作者尤金 ‧ 薩米爾欽(1884-1937)精準地預告了我們這個崇拜數字重於一切的時代,將會多麼幸福,但又多麼荒謬。
我甫讀此書就被那個完全透明的世界吸引,那裡容不下一點隱私與不一致。街道是透明的、房間是透明的、每人每天在同一個時間唱著同樣的《聯眾國進行曲》,歌頌唯一的國家「聯眾國」,大家穿著一樣的淺藍色制服,四個人一排在街道上行走,沒有人有自己的名字,沒有人是「我」,只有「我們」。每個我們都沒有姓名,只有一組號碼,因此正確地說,這裡不住任何人,而是百萬個活生生的號碼。看板、鳥兒、樹木、街道上的各種顏色都已成為陳跡。在那裡,他們最輝煌的文學作品是鐵路時刻表,這樣的精確已徹底落實到生活中,百萬個號碼同時醒來,同時開始工作,然後同時結束工作。他們同時散步、同時將湯匙舉到嘴邊,同時運動,同時上床睡覺。
你熟悉嗎?書裡對控制的崇拜早已滲透臺灣人的生活。公私機構、各級學校都在統計服務人次、案件分類、並耗用一半的工時在填寫各式樣的表格,重點是精確與控制。對所有個體的所有時段的完美控制。控制既是目的也成為手段,效率雖因此被重重拖垮,但在上位者仍然樂此不疲。民眾的需求沒有滿足,因為你是一組號碼,一個人次,你的需求被析分成一連串數字等待鍵入與回報。公務人員被要求處理數字,而不是問題。學生的心理困擾沒有解決,因為你是一組號碼,一個人次,你的需求被析非成一連串數字等待鍵入與回報。輔導教師被要求處理數字,而不是問題。藉助現代科技之便,天羅地網四個字真正被實現了。完全透明成為日常,我們在所有時間都可以被通訊軟體找到(而被找到已經成為詛咒和美德,我們受制約地每10鐘自行瀏覽一次手機,而不需外力要求),並隨時提供服務、回答問題。家庭和個己的界線被入侵、擣爛、然後淘空。而我們的解決之道是:更多的控制。
《我們》直接使人聯想到另兩本反烏托邦名著《1984》與《美麗新世界》,或者,心理學著名小說《桃源二村》(本書介紹可參見【經典心理小說:《桃源二村》】)。不同的是,後者卻是對反民主之秩序社會的讚揚。為了消弭貧窮,創造幸福與平等,強調使用心理學手段完全消弭人的嫉妒、愛與個別差異。《桃源二村》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大師斯肯納(Burrhus Frederic Skinner,1904-1990))的通俗作品,內容含有強烈的入世觀,但隨著行為主義的式微,這本利用心理學方法打造的烏托邦之書也漸漸地被人淡忘。然而這些書裡提出的共同質疑依舊響亮:是幸福,還是自由?
作為追求人類幸福之學的心理學雖然逐漸揚棄了行為主義激進的論點,但生物化學及精神藥物學的成功帶來了新一波對人類存在價值的貶抑。理性假科學之名,不斷鼓吹將人類的心智活動化約成可以觀察到的大腦顯像,愛是B-3區的顯影,恨則是R-7的,這就是現代的心理學家對人性愛憎給的標準答案。令人擔憂的是,學院上下從研究生到教授人人似乎樂此不疲。
書中的男主角稱做D-503號,是太空船「積分號」的建造者。他寫了一本筆記講述這個國家的偉大號碼們的生活,作為探索太空時,用來向其他星球落後的生物炫耀之用。聯眾國是在激烈的戰爭之後所誕生的新國家,他們發明了石油食物徹底解決了農作物的問題,征服了飢餓後,他們開始征服愛,最後,連愛也被納入數學公式之中,人類得到了徹底的成功。性生活根據血液中的賀爾蒙計算固定的週期,給予一張粉紅票據,只待提出申請,你便可以享受任何號碼的服務,不再有任何爭風吃醋與嫉妒。在「無所不能者」的統治之下,人人都平等了。直到D-503遇到了I-330,富有魅力的她將帶領D-503展開一連串對人性與古老人類經驗的重新探索,畢生信奉邏輯的男主角開始體驗到內心的衝突-這個早該被消弭的靈魂與缺點。故事就此開展,你將體驗到人類真正的困境:選擇帶來的後果與承擔。
斯肯納的理想不是他個人的囈語,而是代表著許多人的追求:無須選擇的幸福。等待著被決定職業、被告知誰是合適的領導者,在集體中失去自我,不會犯錯,沒有責任。不用選擇就避免了焦慮,為了逃避焦慮,多數人選擇逃避自由。而誰是這個社會的設計者?並有權設計所有人的人生呢?斯肯納的答案並不比他們排斥的宗教好多少,前者只能仰賴不存在且實際上總是淪為暴君的完人,後者則仰賴全能的上帝。
自由代表犯錯的可能性,因為自由人有權選擇邪惡。但正因為如此,責任伴隨著自由現身了。選擇自由就表示必須容忍錯誤,但意識的廣度卻依賴自由而開展。存在治療大師羅洛梅(Rollo May,1909-1994)反覆告訴我們的,就是唯有自由帶來的自我意識,才能抵抗焦慮,而不是放棄自由。當亞當和夏娃決定吃下善惡知識之樹的果實時,他們才真正成為人,而不是在伊甸園裡被上帝豢養的動物。苦難等著他們,但人卻就此誕生。是成為奴隸,還是成為主人,這就決定了社會的基本發展方向:民主還是專制?是眾聲喧嘩,還是一致和諧?幸福作為目標,是應該犧牲我們本有的獨特,還是該追求我們各自的天賦?自由與幸福並不互相排斥,我們不須為了後者犧牲前者,讀完本書,我祈禱尤金 ‧ 薩米爾欽的反諷永不成真。
愛智者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