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親棄養的小雪,歷經三次收養失敗,回到阿姨家,慢慢”治癒”好他的緘默症,在他緘默的那段期間,心裡的真實想法透過作者的文字流瀉出來,得以一窺小雪的內在歷程,發覺,小雪是很有想法的孩子,但也因為棄養和收養過程的挫敗感,他找不到人生認同的價值感,只有在阿姨和郭恩泰醫生無私而溫暖的關懷中,感受到何謂被愛。然而學校是另一個殘酷的競技場,幸好小雪的學習能力很強(這真的是他很幸運的一點!!),讓他至少能保有自我,夠強,所以不須迎合他人,但他也用他犀利的目光,看待家長的勢利與恣意妄為、導師熱情的愛(但軟綿綿華而不實,這個形容很有意思!!)、同學之間盲目的追求…,看到這裡,其實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揣測接下來的開展!!裡面最好奇的是時賢這個角色,感覺他內心有很強大的自尊與自卑互相抗衡著,除了小雪,我更想了解時賢呢!!!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