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的巴黎是闊佬闊太的朝聖地。如果他們知道地下巴黎的光景,會否珠光寶氣地泛胃?
原來巴黎從前滿城是石礦場 --- 城南是採石場,採了石頭建屋建教堂,包括巴黎聖母院;城北是石膏場,採石膏替房屋防火,也用來造自由神像的基座、粉飾白宮的外牆。經年累月過度開採,使巴黎地底千瘡百孔,大大小小的坑洞星羅棋布,寬窄蜿蜒的隧道縱橫交錯,形成一個體系龐大的地下世界。舊時巴黎房屋、道路常無緣無故坍塌,還發生過300米路段忽然下陷進地底25米、參加婚禮的人群無端墮下深淵等事故。天曉得,他們的腳底早給掏空!
巴黎人很懂得利用這些坑洞:垃圾、污水、便溺通通倒進無底深潭;貧民、政治犯在地底過穴居生活;走私客在地底運輸交收;還有,就是所謂「地下墓穴」(Catatomb)。18世紀末巴黎人為解決衛生問題,花了數年時間將公墓裡30代人共5、6百萬副屍骸運到地洞安放。主事的還把骸骨當磚頭,砌成齊齊整整的骨頭牆壁,以頭顱骨點綴其中,鋪設成牆身紋飾。本來已污穢不堪的地底,頓時變成陰森地獄。有趣的是參觀「地下墓穴」竟成為一時風尚,上流士女紛紛體驗地獄行,過慣燈紅酒綠的頹廢一族更在墓穴裡辦酒會、音樂會。LV會否考慮在地底設場?
巴黎地下世界也成為文藝創作素材。《悲慘世界》的主角就藏在地底躲避警察追捕;《歌聲魅影》裡的幽靈就是個典型穴居客,劇中的水閘、水池跟現實的下水道環境吻合。《五星級大鼠》裡水流洶湧、高低曲折的污水渠,也是巴黎排水系統的真實反映。巴黎地底的老鼠原來也有名堂,叫挪威鼠,來自裡海地區,18世紀中曾在花都肆虐,後來給大地震嚇跑了。如今東山再起,將水渠中原本的鼠族趕走,重霸天下。電影中沒有仔細描畫到的,是食水管。地下坑洞也用作蓄水池,食水經地底鐵皮水管源源不絕送到地上;食水管外卻是急湍的污水渠。書裡說不少王公貴冑達官貴人都慕名造訪「下水道博物館」,形形色色的旅遊書也有介紹,怎麼活了四份一個世紀,還沒從港人口中聽聞過這好地方?
以下一節可以做小說《香水》的背景佐證:
「最糟糕的則是位於巴黎市中心的無罪者墓地。自路德維希四世之後,無辜者公墓的旁邊就是巴黎的食物倉儲地。中心集市不僅僅與公墓為鄰,而且還一直蔓延到公墓裡。一些小商販、雜耍藝人以及妓女就在公墓裡面出沒,遺骨存放所旁邊盡是一些替人寫信者、小吃攤是女廚子、算命先生和江湖藝人,那裡可謂熱鬧非凡,只不過氣味難聞。由於公墓的數量有限,所以很難滿足需求。幾百年來,這裡的屍體都堆疊在一起,那些可憐的死者都來不及被大地消化掉。後來,葬禮舉行得越來越草率,結果是,孩子們拿著死者的頭蓋骨當玩具,狗從墓地裡叼出骨頭來,而那些少女們對這種刺鼻的腐臭味卻毫不在意,她們仍然能夠無憂無慮地購買蝴蝶結和各種各樣的時髦玩意。」
兩三年前讀《香水》時,根本不相信書中那氣味混雜、菜市場建在亂葬崗的城市是巴黎。也許「花都」、「香榭麗舍」、「楓丹白露」的蠱惑太深刻,或者LV、Prada、YSL的荼毒夠厲害。18世紀法國作家Mercier這樣宣洩對巴黎牢騷:「啊,這座高傲的都市,在你的高牆背後隱藏著甚麼令人作嘔的秘密呢?」
今日的地下巴黎仍是不少洞穴愛好者的歷奇好去處。他們探險、狂歡、塗鴉,把洞穴弄得滿地啤酒罐之餘,還破壞了不少歷史遺蹟。巴黎政府已禁止市民進入地底,更設有「洞穴警察」,驅逐或逮捕違規者。巴黎地底實際上匯聚了數世紀的地下文化。當你身處一個二戰遺留下來的防空洞,前面可能就是上世紀巴黎公社社員藏匿之所,拐個彎是從前礦工的休竭處,弓身穿過狹窄通道,還會發現13世界修道院的地下祭壇。在大片洞壁噴畫自然有趣,但當心,旁邊可能有300年前礦工的碳筆繪聖母院。
地下巴黎既封存了歷史文化,也反映繁華背後的面目。將來到巴黎,名店街可以不理,地底這很叮噹的世界卻非尋幽不可(可惜大部分進出口都給市政府封閉了,要靠「下水道博物館」)。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