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命的思考藝術》記錄了李天命跟梁燕城的筆 / 罵戰。李君一篇刊在《明月》的文章,提及一部叫《哲客俠情》的書,並語帶譏誚把書的內容「分析」得體無完膚。後來《哲》的作者梁燕城心有不忿,投稿《明月》反嘲李的文章不知所謂。他也把李文「語理分析」一番,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是他的功力、手段實在低無可低、差無可差,通篇所謂分析只是強辭奪理、語無倫次,簡直丟人現眼。文章的措詞用語也真真唐突斯文、有失身份。看他自陷於絕境,真不忍心。
我納悶:罵戰因何而起?李天命執筆原意,乃反擊另一篇較早前登於《明月》的文章。那篇文章的作者駁斥李天命跟Horner辯論時所用論據,李遂為文辯解。但李天命文章的後半部筆鋒一轉,竟沒由來的向《哲客俠情》發炮狂轟。他何以忽然抽水哥上身,拔槍亂打?真教我一頭霧水。
接著看了梁燕城的文章,發現了端倪。梁的用語跡近人身攻擊,卑劣得很。作品遭批評,不忿自可理解。唯他以著名學者之尊,大概犯不著撕破面皮潑婦罵街。究竟遠因何在?以下一段,他似說溜了嘴:
有人以為這種方法叫「分析哲學」的方法,筆者過去也以為是,特別在大學時代,修讀「分析哲學」一科,那位「盲辯論」派的講師,就是整個學期都在反問他人的字句定義,大講「高手」必勝之道,由於他口材不俗,穿上白衣白褲白鞋又「有形」,加上能講些「男人講邏輯,女人講謬誤」之類笑話,同學們大都敬佩莫名,以為「分析哲學」就盡此了,筆者當時雖常與他辯論,但由於所知有限,仍以為他代表了分析哲學,及後留學,再修讀分析哲學課,也有機會聆聽大師奎恩(Quine)與及闕葉奇(Kripke)等言論,才知以前所學大是垃圾,不外學了一套「唔明你講乜?」的反詰伎倆,對任何言論都「唔明」一番......
梁、李二人恐怕在大學時已「結怨」,互有不滿,終於借題發揮,延續「辯論」。二人假學術之名大鬥小家,的是「好睇過戲」。
梁的文章見刊時,董橋還是不是《明月》總編?怕已離職吧。替梁刊載這種「自殺文章」,他必不忍心。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