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Aillen的情書:真人 vs. AI ChatGPT互動小說計劃》的書評

shihming 發表於 2024-02-14

和ChatGPT通信的人類們 《寫給Aillen的情書》邀請寺尾哲也、徐珮芬、劉梓潔、蕭詒徽四位作家,以各自設定的角色,寫情書給AI(Aillen);同時,由另一位神秘小說家訓練ChatGPT,創造Aillen的角色設定,透過提問讓Aillen掌握四位作家提供的訊息,生成回信給四位通信者;彼此將持續五封通信,在最後一封回信寄出後,讀者終會知道,Aillen選擇了誰做為自己的戀人,屆時,本計畫才會揭曉誰是背後操作ChatGPT的小說家。

當AI開始寫作⋯⋯ 聯經出版總經理陳芝宇在本次計劃發表引言中表示,雖然世界其他地方已陸續出現ChatGPT參與創作的小說,但這在台灣是首度嘗試,可以留意和其他既有作品有何種不同的呈現。陳芝宇自稱聯經出版是「文組大本營」,對於這項新科技,最初反應是感到震驚,但更好奇的是,這對於文學創作、企劃和美術設計等層面,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同事們不只閱讀各界報導,也實際操作了ChatGPT,並討論這項科技是否能夠用於寫作新的小說?若可以,作家的角色是否會改變?陳芝宇抱持樂觀態度,認為這可能將會是新的時代,有更多人因為AI而開發未曾想像的潛力,她也好奇,AI可以帶來什麼?《寫給Aillen的情書》是一種可能的解答,邀請讀者同時作為見證者,一同體驗全新型態的閱讀樂趣。

相較陳芝宇的樂觀態度,《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王聰威則抱持相反意見:「我一天到晚在辦公室四處散佈『完蛋了!作家要亡了!』」前幾年曾出現成功寫詩的AI「小冰」,這次出現了向大眾開放使用的ChatGPT,王聰威便曾嘗試對它下指令,看能不能生成散文或小說,目前實驗結果都讓他不甚滿意。「但我們不能停在這邊嘲笑它很笨就結束。」王聰威說:「我們想知道的是,還能在文學活動上如何應用AI技術?」由於ChatGPT是專門設計於進行對話的大型語言工具,似乎很適合談戀愛,而書信體作為小說的形式早已行之有年,因此出現了這個計畫的靈感——若AI寫情書,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對王聰威而言,這次的計畫並非測試AI說話或寫作的能力,而是提出「AI與人類協作能有何種可能」的問題,他將此視為後設的、實境式的文學行動。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