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剛出生的頭兩年,我實在累極了。照顧新生兒的疲憊在周身蔓延,除了滿臉無法掩飾的倦意,我對周遭的事物也喪失了關心的能力。我眼中看到的、耳裡聽到的,除了兒子那小小的身軀、稚嫩的啼哭之外再沒有別的。我吃的極快,只為填飽肚子;我穿衣不挑,只求方便抱嬰兒。現在想來,那時的我,與世界斷了聯繫。我的世界限縮在母子之間,不單單是情感上的,我不去看、不去聽,也不去感受外在的世界。 ? 隨著兒子年齡漸長,我的生活雖逐漸回歸常軌,卻忙碌依舊。太多的瑣事讓人無法停歇,世界雖大、萬物有靈,我卻依然不曾留心,甚至不曾察覺,直到我看了『五感全開』這本書。 ? 本書作者在一次眼疾就醫之後,有感於失明的恐懼,忽而意識到自己已很久不曾好好去"看"這個世界,進而更深入的思考該如何運用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也就是所謂的五感,去觀察、去體會,去感受並且融入這個萬千世界。 ? 五感,身體的五種感覺器官:眼、耳、鼻、口舌、皮膚。作者從這五個器官是如何與大腦協調運作開始介紹,除了解釋人類為何會有視覺、聽力等感知上的錯覺,淺顯易懂的科普知識也為制定五感體驗的計劃提供了初步概念,例如:嘗試兩極的體驗。以視覺來說,作者嘗試了色彩觀察,而後又將手機螢幕調整成黑白色系,卻驚訝的發現,從黑白回到彩色世界的同時,映照在她眼底的色彩竟然比以往更加鮮豔。如此由視覺開始,作者一一嘗試去突破已日漸遲鈍的五感,重新與世界建立聯繫。 ? 人越活著,越索然無味,這是大腦運作的機制之一。大腦習慣依照慣性、從經驗中做出決斷,並會減少對熟悉事物的注意力。五感全開這本書,讓我發現無論何時,只要用心去看、去聽、去聞、去品嘗與碰觸,我們都能重新與世界、與人建立連結,隨著感知的提升,也更能覺察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更快樂。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