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的書評

Licca 發表於 2020-12-27

此版本的譯者使用許多冷僻詞,對於非地名人名外的部分名詞不是直接音譯就是使用台灣讀者不熟悉的翻譯,比如馬車形式、病症等等,導致閱讀不通順,就這部經典來說有點可惜。

但其中段落有許多對於景色的描寫卻是非常唯美,善用多種色彩描述天光湖色、奢華起居、乃至於細微表情和心境變化,彷彿一幅幅十九世紀的風情畫,藉著文字躍於紙上,賞文也賞畫。

書末附錄當時出版後的訴狀和辯護書相當值得一看,福樓拜被告書寫傷風敗俗,罔顧道德與宗教,辯護方則指責對方只節錄部分文字而忽略教育的意義。

對於爭議性藝術作品的思辨至今未曾少過,作品呈現的究竟是作者妄想指染社會的不良思想,或是一個寓含教育意義的反例?又辯護方的機巧答辯究竟是一種脫罪之說或是帶領閱者深層思考的引導?

我們有幸成為此書閱讀者,在看見包法利夫人追尋上等生活以及幻想愛情卻一再失望幻滅後,會嘲笑她的愚蠢或是驚駭發現自己能同理她的一部分?無論同情或警惕,包法利夫人其實離我們不遠。

請先登入會員,才可回應。

登入 / 註冊

會員中心